徐悲鴻,他生于1895年,卒于1953年。58年的人生歷程,他所經歷的正是中國的困苦與變革。懷著對祖國的摯愛,對民眾的同情,他用畫筆記錄著那個時代,用畫作向人們傳遞著振奮的力量以及美好的期望,用一生的“獨持偏見,一意孤行”點燃著一個時代。
2015年適逢徐悲鴻誕辰120周年,中國人民銀行發行了中國近代國畫大師(徐悲鴻)金銀紀念幣。這四枚凝練著徐悲鴻藝術與人生魅力的貴金屬紀念幣,雖然還不足以完全展現悲鴻先生偉大輝煌的一生,但它們卻為我們架起了與先生溝通的橋梁,讓我們能夠穿越時空,感受一位大師的溫度,一個時代的溫度。
1912年,17歲的徐悲鴻已是宜興知名畫家,在三所學校教授美術,承擔起家庭生活的重擔。19歲時,他非常敬重的父親,因積勞成疾不治病逝。隨后,他的妻子、兒子也相繼病逝。在短暫時間里失去了三位至親,他深感自己猶如一只孤獨的大雁,獨自穿越茫茫的長空,于是改名為悲鴻。《和合二仙》,就創作于這段最困苦的時期。
為答謝幫辦父親喪事的廚師,少年徐悲鴻創作了這幅《和合二仙》。這是迄今為止發現的他最早的作品。畫作以中國傳統吉祥圖案“和合二仙”為創作主題,設色淡雅,人物神形畢肖,上題“甲寅仲冬神州少年”,并鈐“江南貧俠”印章。 《和合二仙》傳遞著和諧吉祥的美好祝愿,凝集著徐悲鴻對父親的摯愛和孝心,同時也蘊含著中國傳統的哲學思想。作為徐悲鴻先生的夫人,廖靜文女士對這幅畫給予了無限的深情,親自撰寫了配題對聯:“和風諧美仙子福音傳孝道,合家吉祥悲鴻遺墨喻平安”。
以《和合二仙》為創作要素的這枚紀念銀幣,截取原畫主體部分縮放在幣面正中,左右兩側以徐悲鴻先生喜畫的紅葉作為紋飾。這枚紀念幣通過更為精細的多層次噴砂工藝,原汁原味地保留了原作水墨畫的層次和墨韻。以現代造幣工藝再現了傳統水墨畫的神韻,這在中國現代貴金屬紀念幣發行史上尚屬首次。
這枚紀念幣通過浮雕工藝將兩個仙童的形象立體化,使仙童的面部、體態更加圓潤飽滿,在原作的基礎上更凸顯了仙童的福瑞之氣。兩側的紅葉紋飾,采用激光雕刻工藝產生光柵效果,使紅葉紋飾在光照角度不同時,產生出明暗變化,為平靜的幣面又增添了幾分靈動。
聯系人
電 話
微 信
Q Q
聯系人
電 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