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案面值】
(1)200元 天安門
(2)300元 天安門
(3)500元 天安門
(4)800元 天安門
(5)1000元 天安門
(6)2000元 天安門
(7)5000元 天安門
(8)8000元 天安門
(9)10000元 天安門
【發(fā)行日期】1950-2-10
【每套枚數(shù)】9
【版 別】膠版,
【郵票齒數(shù)】12.5
【郵票規(guī)格】18*20.5mm
【版 式】200(20*10)
【創(chuàng) 作 者】(設計者)孫傳哲
郵票介紹:
天安門位于北京城的中軸線上, 始建于明永樂十五年(1417年), 原名“承天門”。明天順元年(1457年)被焚毀,成化元年(1465年)重建為九間門樓。清順治八年(1651年)改建后稱“天安門”。天安門高33.7米,城門五闕、重樓九楹,體現(xiàn)帝王“九五之尊”之意。“九五之尊”這個典故出自中國最早的經(jīng)書《易?乾》:“九五,飛龍在天! 天安門前有華表1對、石獅1對,體現(xiàn)了皇家的尊嚴和神圣。門前有漢白玉石橋橫跨金水河上,是天安門和廣場之間的通道。
明清兩代,天安門一直是帝王發(fā)布詔令的地方;实鄱恋教靿捞、孟春到先農(nóng)壇躬耕、夏至到地壇祭地以及皇帝大婚和出兵親征等隆重典禮,都要從天安門出入。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天安門仍然是一個極具象征意義的地方。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毛澤東站在天安門城樓上向全世界莊嚴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了,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天安門成了新中國的象征。華表上的龍亦賦予了新的意義,它不再代表帝王的威嚴,而被用來象征中華民族。
本套郵票共9枚。郵票的畫面是天安門城樓和西側(cè)的華表。華表古稱“謗木”,后名“華表木”。相傳中國遠古時代的圣君堯、舜為了納諫,在交通要道和朝堂上樹立木柱,讓人在上面書寫諫言。后世所說的“華表” 則是指立于宮殿、陵墓、橋梁等前側(cè)的裝飾性的圓柱。天安門前的華表為漢白玉制作,上邊蹲著石獸,下邊橫著云板,石柱上雕刻著云龍。
購物首頁 | 關于我們 | 招賢納士 | 業(yè)務聯(lián)系 | 版權聲明
公司地址:北京市西城區(qū)黃寺大街德勝置業(yè)大廈1號寫字樓1011室
版權所有:點購收藏網(wǎng) Copyright © 2008-2023 京ICP證100771號 京ICP備12004165號 京公網(wǎng)安備110102003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