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累于去年金融危機影響,中國最大的氧化鋁生廠商、電解鋁及鋁加工生產商2008年的凈利潤出現大幅縮水局面。
3月30日,中國鋁業公布的財報顯示,去年實現營收和凈利潤分別為767億元和923萬元,同比分別下降9.92%和98.7%。
受此影響,當日中國鋁業A股(601600.SH)低開低走,報收于10.49元,下跌3.76%;而中國鋁業H股(2600.HK)下跌11.97%,報收于4.56港元。
中國鋁業執行董事兼總裁羅建川在30日上午上海召開的業績說明會上表示,公司去年經營遇到前所未有的困難和挑戰,其中包括受國際金融危機的沖擊和雨雪冰凍及地震災害影響,使鋁產品價格大幅下滑及原燃料價格不斷上漲。
盡管中國鋁業在年報中預警今年一季度將虧損,但羅建川表示,按目前鋁價和已下降的成本看,公司今年有望盈利。
一季度面臨虧損
中國鋁業去年業績下滑很大程度歸于四季度的巨額虧損。
去年三季報顯示,公司前三季度錄得高達25.8億元凈利潤,然而全年凈利潤僅922.8萬元。
數據顯示,去年第四季度,電解鋁價格較前三季度下跌30%以上,公司氧化鋁銷售價格也較前三季度下跌29%,而原料價格跌幅相對較小,導致產品銷售虧損。
加上外購鋁土礦價格去年上半年出現上升走勢等因素,造成了去年中國鋁業電解鋁和氧化鋁銷售毛利率僅分別為5.9%和11%,同比下降12.6個和16.8個百分點。
盡管公司第四季度以消化庫存為主的銷售收入未出現環比大幅下降,但主營產品價格的大幅下跌,使公司四季度一次性計提9.16億元存貨跌價準備,這也是造成公司四季度虧損25.7億元的重要原因。
值得關注的是,盡管中國鋁業去年就通過減少資本開支減緩經營壓力,然而數據顯示,公司去年的銷售費用、管理費用和財務費用分別達15.6億、23.7億和17.3億元,均高于市場預期;其中財務費用和銷售費用同比上漲64%和15%。
據羅建川介紹,今年公司資本支出計劃約130億元,較去年的197億元下降34%左右,“目前投資方面主要是去年結轉的在建工程,新項目已停下來;另外,我們還準備一些資金在并購方面,但主要還是看市場狀態決定是否動用”。
截至去年底,中國鋁業55.58%資產負債率較上年末的39.07%上升16.51%。中國鋁業副總裁、財務總監陳基華解釋稱,負債增加“主要是在長期債券和長期借款方面,因為去年對現金做了充分估計,包括今年的資本開始和現金狀況”。
中國鋁業發布年報的同時公告稱,計劃在銀行間債市發行不超過100億元短期融資券及至多100億元中期票據。
去年,公司實現氧化鋁產量902萬噸,同比減少5.7%;而原鋁產品產量和鋁加工產品的產量卻分別同比增長16.1%和341.2%,但后者卻虧損3.29億元。
海通證券分析師楊紅杰認為,公司未來將更注重鋁加工產品生產能力的提高,謀求產業鏈的完善。
中國鋁業表示,今年仍面臨非常艱難的經營環境,“預期一季度凈利潤將虧損”。
對此,陳基華表示,“今年一季度鋁價處于低位狀態,特別是1月和2月,而銷售方面一季度基本是消化去年結轉過來的高成本庫存。”
“去年底結轉的庫存較多,價格較高,比當期市場價格要高出約10億元。”公司總裁羅建川亦表示,“不過最近國際市場鋁價反彈力度較大,如果看當期原材料價格,中鋁的氧化鋁和電解鋁都有盈利。”
對于中國鋁業來說,盡管國儲局出手解決公司手中的高成本存貨,但產能問題是中國鋁業不得不面臨的重要問題。
據統計,去年全球氧化鋁產能開工率約81.5%,中國開工率僅60%;電解鋁方面,中國開工率43%,全球除中國以外電解鋁產能僅關閉19%。
中國鋁業方面,公司去年10月中旬后,停止部分成本較高的電解鋁及氧化鋁企業的生產,分別包括72萬噸電解鋁產能和411萬噸氧化鋁產能;而截至今年2月,中國鋁業分別關閉氧化鋁和電解鋁各434萬噸和96萬噸的產能,分別占公司現有產能的40%和24%。
對此,羅建川對記者表示,如果市場好轉,不排除下半年釋放部分產能的可能。
全年或將盈利
“我們對目前的市場較樂觀,最近20天的數據令更有信心。”羅建川在30日針對機構投資者的業績說明會表示,“國內政策對于鋁消費的需求有刺激作用,中國電解鋁需求中建筑約占33%,交通運輸占24%,電力占15%;而現在特別在交通運輸和電力行業有所啟動,因而下面的鋁價有提高空間。”
記者了解的情況顯示,去年第四季度和今年前兩個月,全國鋁工業處于虧損狀態,但隨著近期滬鋁上漲至13000-14000元/噸,不少企業重新回到盈利邊緣;不過當電解鋁等價格超過每噸14000元后,部分關閉的產能有望重新開啟。
國信證券分析師彭波則認為,考慮到電解鋁等成本有更大壓縮空間和國內的低成本產能的企業仍在發揮作用等因素影響,美元貶值及通脹預期下,盡管鋁價會跟隨其他資產價格一起上漲,但反彈動能遠不如其他金屬。
盡管如此,羅建川對于中國鋁業今年的形勢則表現了較樂觀態度:“雖然從長期看一些關閉的產能復產可能帶來壓力,但預計鋁價將維持在13000-14000/噸,加上當期成本下降,總的來說今年實現利潤還是有信心的”。
應該說,對于中國鋁業來說,在需求并不明朗的前提下,成本下降是目前公司面臨的優勢。
3月初,工信部聯合發改委、電監會和能源局遴選了15家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的企業開始電解鋁企業直購電試點,這對于電力成本占據40%的電解鋁企業來說顯然是好消息,而入圍9家公司的中國鋁業無疑是最大贏家。
據統計,中國鋁業下屬包括撫順、山東等9家入圍企業的電解鋁產能占據中國鋁業全部電解鋁的63%(焦作萬方(000612)除外)。
羅建川表示,“我們希望能拿到3-5分錢甚至更多的長期穩定用電優惠,也希望鋁價和電價能夠掛鉤,這種方式應被廣泛地采取。”
此前一向看空中國鋁業的瑞銀證券在業績點評報告中改變了對其2009年虧損的預期,“今年中鋁或將盈利,而非如市場調查中半數分析師認為的虧損”。
使瑞銀改變預期的因素是其預計監管部門將對包括電解鋁在內的有色金屬征收進口關稅,這一措施“或有助維持中國電解鋁價格目前對倫敦金屬交易所價格20%的溢價”。
和瑞銀的看法類似的是,目前內地賣方研究機構也基本認可中國鋁業2009年出現微贏的可能性,中金公司、天相投資和國信證券在30日的年報點評報告中分別給予中國鋁業今年0.02元、0.0012元和0.05元每股收益的盈利預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