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玩表,貴藏鐘”,在歐美收藏界流傳著這樣一句話。中國清朝雍康乾時期,由于皇帝喜愛,制作精美華麗的座鐘也曾一度流行,但解放后其漸漸淡出人們視野。
業內人士稱,國內藏家很少涉及這一門類,對鐘表價值認識不足,購買也不多,沒有形成一個標準的價格體系。但近年來,這一收藏冷門在國內拍賣市場嶄露頭角,香港蘇富比2012年珍貴名表秋季拍賣會,總成交額逾1.2億港元,創蘇富比全球珍貴名表專場最高總成交紀錄。鐘表一直是世界藏市最為高端、且受追捧的藏品形式,當中又以領袖題材為最:像1992年美國總統華盛頓誕辰260周年發行的金鉆表拍到120萬美元(約760萬人民幣);2006年一枚“美國總統羅斯福金鉆表”更是以321萬美元成交(約2000多萬人民幣)。“由于目前國內鐘表收藏市場還未真正形成,一些藝術與科技、紀念意義完美結合的鐘表,其收藏前景不可估量。”業內人士表示。
專業研究機構對中國高端腕表投資與消費市場進行的調研顯示,總體呈現平穩上漲的態勢,令持有人具有較強的投資安全感。據統計,普通腕表每年的增值幅度在5%-10%左右,而一些頂級腕表則達到20%以上,其投資回報率較為穩定,而風險系數相對較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