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期貨市場融入國際市場的步伐加快之際,中資商業銀行已經先行一步“打好前哨”。
2月29日,中國銀行與全球最大期貨交易所——芝加哥商業交易所集團(CME Group)簽署《戰略合作意向書》,同時宣告中國銀行成為CME在亞洲區的首家全面結算銀行。而此前,中國銀行集團旗下的中銀國際期貨已經是CME 集團旗下四個主要交易中心的清算會員。
目前,我國對境外期貨交易控制比較嚴格,對確需利用境外期貨市場進行套期保值的少數企業,必須經由證監會會同國家經貿委進行嚴格審核,報國務院批準后,方可從事境外期貨業務。
從去年開始,這扇窗逐漸打開。國內三家期貨公司獲準進行境外期貨業務試點籌備工作,現準備工作仍在緊鑼密鼓地進行中。
一旦境外期貨業務放開,不管是對于國內企業,還是對于覬覦中國市場已久的各大國際交易所,都將是“風光無限好”。“推動境外期貨業務也要通過中資銀行來進行,所以中國銀行希望能夠先做一些相關的工作,一旦推出就可以盡快展開業務。”中行公司金融部助理總經理司新春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打通國內外市場“天地線”
根據中國銀行和CME此次簽署的協議,雙方將加強清算會員、結算銀行、離岸人民幣存管銀行及境外期貨相關業務的合作,雙方將互視對方為優先合作伙伴。
實際上,在此次簽署協議之前,中國銀行和CME集團已經建立了業務合作關系。2011年3月,中銀國際期貨成為CME集團首家中資清算會員,也是迄今為止唯一的亞洲地區清算會員。
除了“牽手”CME外,中國銀行還“盯上”了全球最大的金屬交易所——倫敦金屬交易所(LME)。
“中銀國際很快就會獲得LME的二級會員資格。因根據規定,要成為LME的會員,先要從英國金融服務管理局(FSA)申請牌照,然后成為倫敦清算所的會員,最后才能申請成為LME的會員,我們已經獲得FSA的牌照,其它的流程還在走,預計5月份可以完成。”中銀國際一高層對本報記者透露。
LME二類會員相當于準經紀清算會員,除不能在圈內交易外,享有與一類會員相同的全部權利和義務。目前LME的一類會員有美國國際集團(AIG)、美國農產品巨頭Cargill以及花旗銀行、德意志銀行、匯豐銀行、高盛等歐美大型銀行。
“中銀國際若成為LME和CME會員,相當于打通國內與國外市場的‘天地線’,對于中銀國際和中國企業都有重大意義。中銀國際可以增加手續費,擴大市場份額,國內企業則可以通過中銀國際名正言順地做內外盤套期保值,不用再偷偷摸摸了。”一位資深期貨市場人士稱。
除了“拿下”CME和LME這兩大巨頭外,中銀國際還計劃成為洲際交易所(ICE)和新加坡交易所(SGX)的清算會員。
CME拓展在華業務
CME 集團目前是全球交易量最大、品種最豐富的大宗商品及金融衍生品交易集團。對于中國銀行成為其亞洲區首家全面結算銀行,CME集團終身名譽主席梅拉梅德(Leo Melamed)稱之為CME近四十年國際化征程中的“歷史性的一步”。
自從上世紀80年代進入亞洲后,CME 集團業務已遍及亞洲,亞太區總部設在新加坡,在香港、首爾、上海及東京均設有辦事處,并在吉隆坡、首爾和新加坡設有電訊樞紐。但由于中國對于境外期貨業務的嚴格控制,CME拓展中國金融衍生品市場之路并不順暢。通過與中資銀行建立清算、結算和托管等方面的合作關系,CME有望加快在華開拓的步伐。業內人士稱,CME一般通過相關協議來約束其與結算銀行的權利義務關系,并由CME來負責監管結算銀行與期貨交易相關的結算業務。結算銀行的義務包括為結算會員之間以及它們與清算所之間進行清算資金劃撥,并為會員、客戶提供一定的信用額度用于履約擔保。
“中國銀行有能力成為CME的全面結算銀行,紐約分行從去年下半年開始已經在做這個工作。很快我們也會在芝加哥設機構,作為紐約分行的二級分行,以進一步推動這方面的工作。”司新春表示。
去年12月,CME集團宣布將離岸人民幣并入眾多衍生工具之列,以符合通過CME清算所清算的所有交易所期貨產品的履約保證金要求,并于2012年1月起生效。
司新春表示,中銀香港也在申請CME的離岸人民幣存管銀行資格。“中銀香港如果想做CME離岸人民幣存管銀行,就先要加入CME。而現在中銀國際已經是CME的清算會員,中國銀行也成為了CME的全面結算會員,所以應該問題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