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匯豐公布的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連續三個月回升,但仍處在枯榮分水嶺下方,顯示經濟增速放緩的態勢仍在繼續,并且分項指數中新出口訂單驟降,表明外貿形勢嚴峻,進一步加劇經濟增長下行的風險。
分析人士指出,隨著通脹壓力繼續放緩,央行在今年首次下調存款準備金率后,貨幣政策有望繼續加強寬松力度。
新出口訂單驟降 經濟仍存下行風險
匯豐銀行昨日公布數據顯示,2月份匯豐中國PMI初值為49.7,較1月份的終值48.8回升0.9點,創下四個月來高點。今年1-2月PMI平均數從去年11-12月的48.2回升至49.2。
“受春節后生產活動加快的影響,匯豐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的初值小幅改善,但這并不改整體經濟增速放緩的態勢。”匯豐中國首席經濟學家屈宏斌說。
從匯豐中國PMI走勢來看,迄今該指數已經連續四個月處于50的枯榮分水嶺下方。數據還顯示,以新訂單指數和產成品指數之差衡量的增長動能指標從1月的0.9回落至2月的-1.3。這一指標與原料采購量的下降合在一起,給出了制造業生產活動增長仍然乏力的信號。
從PMI各分項指數來看,2月多數指數均呈現上升趨勢,其中,產出指數回升至50.1,扭轉了之前連續三個月低于50的走勢,就業指數從1月的49.5回升至八個月來新高50.8。
不過,新訂單指數和新出口訂單指數仍然疲弱,尤其是新出口訂單指數下滑至8個月來的新低,為47.4,較1月大幅回落3個百分點。“這表明外需形勢仍在繼續惡化,進一步加劇經濟增長下行的風險。”屈宏斌說。
事實上,從海關總署公布的數據也可以看出,外貿形勢不容樂觀。1月份進出口數據雙雙下降,盡管市場普遍預期,2月份出口有望反彈,但在內外需偏弱的情況下,今年對外貿易增速將繼續放緩,預計未來幾個月同比出口增速可能仍將繼續個位數增長。
鑒于未來經濟下行的風險仍然存在,屈宏斌指出,2月匯豐PMI的小幅反彈并未明確軟著陸態勢,顯示增長仍在放緩,預計一季度GDP仍可能繼續放緩至8%左右。
摩根大通也表示,盡管全球經濟基調趨于溫和,但2月PMI中新出口訂單分項驟降,表明未來數月中國出口仍將面臨不確定性。此外,國內方面,樓市調整近期進一步加劇,將在未來數季對內需構成重大影響。因此,摩根大通預計,中國經濟將繼續放緩,預計一季度增速降至8.2%,今年全年增速為8.4%。
不過,高盛在昨日發布的最新報告中指出,除非經歷外部需求繼續大幅下滑,中國經濟大幅放緩(即硬著陸)的風險很小。
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和國家統計局將于3月1日聯合發布2月份官方PMI數據。此前這一數據也已經連續兩個月回升,中金公司首席經濟學家彭文生預計,由于季節性因素推動,2月份PMI將從1月份的50.5%小幅上升至50.7%。
存款準備金率有望繼續下調
央行18日宣布下調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對于這一舉動,分析人士認為,下調存款準備金率反映了經濟增長放緩、流動性趨緊以及通脹下行的宏觀環境下貨幣總量放松的必然選擇,這對于未來幾個月的實體經濟活動會產生積極影響。
在這種情況下,市場普遍預期,隨著通脹形勢進一步回落,貨幣政策放松力度仍然可期。
彭文生預計,2月宏觀數據將顯示通脹下行、增長放緩的趨勢,預計CPI同比漲幅降至3.5%,通脹壓力的進一步緩解將為政策放松帶來更大空間。
昨日匯豐PMI分析數據也顯示,2月采購價格指數和產出價格指數都有所回升,但仍在50以下,表明通脹壓力在未來幾個月仍會繼續回落。
因此,彭文生認為,今年上半年央行還將下調存款準備金率2-3次。申銀萬國首席宏觀分析師李慧勇也表示,在外匯占款下降的情況下,通過下調準備金率開閘放水將是穩定貨幣投放的主要手段。預計年內存款準備金率還將下調3次,時間點主要集中在三季度之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