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一周美國的資本市場可以說是中國IPO周,10家在美上市公司中有6家是中國公司。中國概念股的旋風在2010年底掀起了高潮。
6家公司中有備受矚目的當當網、優酷網,還有電影發行商保利博納、 汽車銷售及維修企業聯拓集團、 杭州斯凱網絡科技有限公司以及中國勝達包裝集團公司。其中,優酷網股價上市首日大漲161%,公司市值達到驚人的34.27億美元,創下了5年來美國IPO首日漲幅之最。不過,該公司每月營收僅400萬美元,月虧損高達約270萬美元。當當網股價IPO首日也接近翻倍,當天漲幅達87%,盡顯美國投資者對中國概念股的狂熱追捧。
今年以來截至12月10日,已經有39家中國企業在美國兩大證券交易所首次公開發行,這個數字已經超過2007年創造的歷史最好成績,占到今年美國市場IPO數量的近25%,而這一數字在2000年的時候僅為1%。一半以上在美IPO的中國企業都是來自于高科技、消費品、工業和零售業等行業。而美國2010年表現最好的10大IPO中有4家都是來自中國的公司。
盈利能力強的公司
“投資中國公司就是投資了中國的未來。”位于紐約的先鋒資本管理公司(下稱“先鋒資本”)高級副總裁龐瑞豐接受《第一財經日報》采訪時說,“中國已經成為第二大經濟體,這樣的投資前景非常亮麗,而且投資者也看到了成功的先例,比如百度自在美國上市以來股價已經翻了十幾倍,這也部分解釋了優酷網不理性的上漲。”
位于加州的馬賽克投資公司投資中國公司已經五年有余。該公司總裁斯蒂芬·蒙提塞利表示,中國企業和美國企業的增長空間差別非常巨大,這一不同對于投資者來說是不能拒絕的。
“美國企業的增長率大部分是在5%~15%之間,而中國企業的增長率可以是50%~100%。”蒙提塞利對記者表示,“美國企業的利潤率一般在10%~15%之間,而中國企業的利潤率是20%~30%。”
今年10月在紐交所上市的學而思國際教育集團成功融資了1.2億美元。其總裁曹允東對此深有體會。他在上市當天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說,“此次成功上市意味著我們贏得了海外資本市場的認可,而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中國良好的經濟發展勢頭。”
融資速度快的市場
為什么有這么多中國企業熱衷到美國資本市場上市?紐約專攻中國在美上市公司的投資者關系公司 CCG總裁卡森對《第一財經日報》表示,美國是全球最大、發展最完善的市場。在IPO之后,公司可以繼續二次增發,或者發行大型信貸。在很多行業,像高科技、清潔能源、生物科技等,美國有更卓越的分析師和投資人能更深入地理解這些行業地特點,并且也樂于投資于這些行業。而且作為一家美國上市的公司,能幫助公司樹立國際公司的形象,吸引國際上的商業合作伙伴和客戶,并且也幫助留住國際一流的雇員人才。
另外,中國公司現在有多種上市選擇,包括赴美上市、香港上市和內地的創業板。比較而言,內地的創業板估值最高,但是等待審批的時間往往很長,并且有很多不確定因素。
“現在民營企業在中國上市仍然相當困難。”龐瑞豐說,另外即便上市,二次增發也很難。中國企業瞄準境外上市自然順理成章。除了美國,香港也是很多內地公司青睞的地方。
一些位于內地的中國資產管理公司也通過渠道投資在美國上市的中國公司。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資深業內人士告訴本報,在美國上市的中國公司市盈率要比A股市場低很多,極具升值潛力。另外由于文化差異,外國的投資者對中國公司并不是非常了解, 也使得中國資產公司投資起來更顯得游刃有余。
海外IPO并非一帆風順
在美上市的中國公司也并非一帆風順。
目前已經有20多家中國在美上市公司被控欺詐。大連綠諾環境工程科技有限公司在今年11月被分析師認為其財務報表有明顯的欺詐,有造假成分,向SEC 虛報收益。其股價隨即下跌了20%。目前該公司已經被起訴,并等候法院的審理。
“中國到美上市的公司10%~20% 有造假的情況出現。”蒙提塞利說,“但我們還是看到80%以上的中國公司都能符合美國市場的標準。”
蒙提塞利認為,有些來美上市的中國公司聘請一些比較小的會計公司,也使其在審計過程中很難被信任。直接參與多家中國企業在美上市的卡森提醒中國企業多征詢第三方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