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印花原票其本身并不是郵票,乃由英國倫敦華德路公司印制,面值為3分,總印量100萬枚。但未加蓋的原票從未出售,全部加蓋改作郵票之用。紅印花原票雖不是郵票,但全部的加蓋票均由其而派生,其對版模特征、齒孔研究、加蓋順序等均有極其重要的價值,是集郵的重要收集和研究對象之一。特別是由于其加蓋出來的“小壹圓”更是登上了“華郵之王”的寶座,故而有“紅花之母”的美譽。難怪一代紅學宗師黃光城先生曾稱其為“唯一非郵票之郵寶”了,紅印花四寶其列首位,可謂“母以子而顯貴”吧。
紅印花未加蓋原票對于其稱謂,在集郵界也有過一番爭論和探討,紅印花原票、紅印花底票、紅印花稅票等等。目前應該以“紅印花未加蓋原票”較為被海內外郵人認可和接受。
紅印花未加蓋原票,面值3分,以紅為主色,刷色有紅、朱紅、絳紅,因曾被誤認為是印花稅票,而得名《紅印花票》。其實,它是上海海關于1896年9月印制的原擬用于報關單上貼用的收費憑證,后因商人反對,未能實施,從未發行。1897年清朝國家郵政為應急需,便利用上海海關未發行的《紅印花票》加蓋改作郵票。在加蓋之前,僅取出2全張共200枚,用于饋贈中外高級官員、存檔加蓋設計等,其余全部用于加蓋改作郵票。因此,未經加蓋的紅印花原票,存世量很少。據黃光城考證,存世僅有53枚。未加蓋的紅印花原票并不是郵票,之所以與中國珍郵并列齊名,因為它是紅印花加蓋票的原票,而中國清代珍郵,大多是由紅印花原票加蓋產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