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龍郵票發(fā)行于1885年11月25日(光緒十一年十月十九日),是我國發(fā)行的第二套郵票,也是我國第一套帶有水印的郵票。
大龍郵票先后發(fā)行三次,仍不夠使用,要繼續(xù)印制,但版模因大量印刷已損壞,不能再用,于是照其圖案又重新繪圖、設計、雕刻出新的印版,但印出的郵票票幅比大龍郵票小些,俗稱小龍郵票,與大龍郵票基本相同,仍為“神龍戲珠”,細部稍有改動,圖幅縮小為19.25mm*22.25mm,三枚分別為綠色壹分銀、紫色叁分銀和黃色伍分銀,兩套郵票的另一區(qū)別就是小龍票紙質(zhì)白而薄,并且有水印,圖案為太極圖,迎光一照即顯出,這也是我國第一套有水印郵票,水印位置有正有倒。
小龍郵票的設計人正如大龍郵票一樣,未見記錄,成為歷史懸案。推測,大龍郵票可能是中國人設計的,而小龍郵票則可能是外國人所設計。請參閱大龍郵票的圖案,大龍郵票上的中文“大、清、郵政局、×分銀”書寫得很流利和漂亮,而英文“CHINA、CANDARINS”和阿拉伯數(shù)字“1、2、5”顯得比較笨拙,估計是不識英文字母的中國人所描寫。相反,小龍郵票上的中文寫得彎彎扭扭,而英文和阿拉伯數(shù)字就非常整齊美觀,很可能是不識中文的外國人所寫。
歷來傳說,小龍郵票和大龍郵票一樣,也是由海關總稅務司署駐上海的海關造冊處印制。但在四十年代中有一位著名郵學家突然宣稱,他有絕對可靠的消息,小龍郵票是在英國華德路公司印制的,這在當時的中國集郵界引起了一場爭論。后來有一位集郵家寫信去問了該公司,該公司回復說并未承印小龍郵票,而且據(jù)他們所知小龍郵票應是中國海關造冊處印刷,爭論才平息下去。1987年3月瑞士拍賣一部有名的中國郵集,其中有一組是全套小龍黑樣票注明來自英國潘京·培根公司檔案。潘京·培根公司是世界上頗有名氣的制版、印刷商,它曾印制了世界上第一套郵票、即英國黑便士、藍便士郵票和不少英國屬地郵票。
小龍郵票和大龍郵票比較,有種種差異。郵票圖案的布局雖大體相仿,但亦有區(qū)別。大龍郵票中心云龍圖3種面值各不相同,但小龍郵票則3種面值都采用同一個母模。從全張組成上看,大龍全張不分格,由25個或20個子模拼成(闊邊3分票例外,僅15枚);而小龍郵票分為左右兩格各20枚,全張共40枚。
購物首頁 | 關于我們 | 招賢納士 | 業(yè)務聯(lián)系 | 版權聲明
公司地址:北京市西城區(qū)黃寺大街德勝置業(yè)大廈1號寫字樓1011室
版權所有:點購收藏網(wǎng) Copyright © 2006-2019 京ICP證100771號 京ICP備12004165號 京公網(wǎng)安備110102003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