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我國郵政發行了普30《保護人類共有家園》與普31《中國鳥》普通郵票,然而,時隔10多年再次發行了普32《美麗中國》,去年5月19我國行了第一組,其中共包含6枚,第一枚是,面值80分的福建霞浦灘涂,第二枚是,面值80分的湖南張家界天子山,第三枚是,面值1.20元的海南三沙七連嶼,第四枚是面值1.2元的海南三沙七連嶼,第五枚是面值1.5元的廣西龍勝梯田,第六枚是面值3元的江蘇興化垛田,下面點購收藏網為大家介紹此套郵票的特點:
第一,設計印刷與紀特郵票相仿。普32不僅一改過去普通郵票票幅較小的特點,規格為40毫米×30毫米,而且采用影寫版,色彩斑斕絢麗,防偽方式也與紀特郵票相同,完全可以與紀特郵票媲美。在新中國發行的普票中,雖然規格大一點的也發行過,如普15《交通運輸圖案普通郵票》為40毫米×27毫米,普19《北京風景圖案普通郵票》為25毫米×40毫米,普24《中國石窟藝術》為30毫米×40毫米,不過那幾套都是高面值郵票。普31的規格也較大,為27毫米×38毫米,或許“做大”是今后中國特色普票的趨勢。
第二,面值設置放棄了單一。從新中國發行郵票的慣例來看,普通郵票每套中的面值一般都不重復設置,如普30共8枚設置了8種面值,普31共9枚設置了9種面值,就連全套多達21枚的普29《萬里長城(明)》,也設置了不同的21種面值。而普32《美麗中國》,單單第一組6枚中就設置了2枚80分,2枚1.20元,很是不同尋常。
第三,整套郵票預計數量空前。從“美麗中國”的票名推測,這套郵票的選題必然遍及全國。若每省(直轄市、自治區、特別行政區)都能有景點登上郵票的話,那么《美麗中國》普通郵票全部出齊后將達到30枚以上。果真如此的話,《美麗中國》則會更加顯示出“不普通”的形象,集郵愛好者則大可期待。
第四,出售方法非同一般。普通郵票擔當著郵政通信的主力軍,除了郵票收藏愛好者收藏研究外,主要還是為廣大郵政用戶在通信時使用。《美麗中國》6枚郵票,全部都是常用面值,理應在全國所有郵政窗口敞開出售,但筆者跑了浙江和上海等地多個郵局,不是一種都沒有,就是隔三差五與人們捉迷藏——今天供應這幾種,隔天卻供應另外幾種。這套郵票沒有供應紀特郵票預訂戶,所以它實際上比紀特郵票更難收集,似乎成了“短腿”品種。
第五,所受待遇異乎尋常。這套郵票在發行了半年后,另一種高規格的“待遇”讓它占盡了風光:2013年11月29日,《美麗中國(一)》的小全張橫空出世。不過這枚小全張有些“貴族化”,沒有預告,不單獨零售,而是放在中國集郵總公司的高檔版《形象年冊》中出售,據悉該小全張發行量不多。
也正是普32《美麗中國》以上五大特點使得它變得不普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