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4日,在北有冷空氣侵擾、南有第13號臺風“鲇魚”外圍云系影響,江蘇蘇州全天秋雨霏霏。生肖集郵研究會蘇州市區分會第三屆集郵展覽如期在平江國土局大會議室舉辦。雖然天氣不夠理想,但仍擋不住幾十位集郵迷歡聚由此,甚至有10位上海生肖集郵愛好者也聞訊特地冒雨趕來參觀,原蘇州市委副書記、市政協副主席、現中華全國集郵聯會士、集郵聯青少年委員會副主任、江蘇省集郵協會副會長周治華先生也冒雨也來助陣,大家切磋觀摩,交流心得,十分投入融洽,現場氣氛熱烈。
本次郵展共展出了30部計73框郵集,題材廣泛、內容豐富、形式多樣,是歷屆郵展中數量最多的一次。郵集除了生肖內容,也兼顧其它內容,編組類別涵蓋專題、傳統、郵政用品、郵政史,以及試驗開放等;郵集編排者老、中、青俱有,老的近八十,年輕的三十出頭,連平時不多見的女性集郵者也有郵集參展;郵集的水平雖有高低之分,但也不乏佼佼者。如,2009年世界集郵展覽大鍍金獎獲得者鄭煒先生就一次提供5部計12框郵集參展,內容涉及幾年中世界各國發行的全部生肖郵票,一看就知其涉獵面極廣;再如中國包裝裝潢設計刊授大學常務副校長兼教務長、《中國設計年鑒》副主編、《包裝裝潢》雜志責任主編、蘇州平面設計師學會名譽主席、蘇州市美術家協會顧問、蘇州工藝美術職業技術學院袁維青教授也把他擅長的記實性手繪封拿出參展,他那2部4框郵集奪人眼球,精湛、細膩的畫藝贏得了一致好評;又如,何祉昌老先生的3框實寄封生肖郵集,講述的是全國十幾位著名老集郵家與首輪生肖郵票的緣由和情愫,其中大部份集郵家如今已不在人世,其收集難度可見一斑;還如,薛德卿先生的2框《新中國舊幣值郵票》,展示的全部是我國早期的郵票,讓青年集郵者大開眼界;又如,余心立先生的3框《耶穌》郵集,用特有的票品形式詮釋宗教文化,內容新穎別致。這些郵集均給人們留下了深刻印象。
本次郵展還利用庚寅虎年郵資片制作了紀念封,封左是紅色的“生肖集郵研究會蘇州市區分會第三屆集郵展覽2010.10.24”的主題詞,銷票用的是這次特別啟用的紀念郵戳,另蓋“江蘇蘇州 2010.10.24.18 白塔西路2”的郵政日戳。紀念郵戳為圓形,直徑達34毫米,圓弧上周為“生肖集郵研究會蘇州市區分會第三屆集郵展覽”的字樣,下弧處為“2010.10.24江蘇蘇州”字樣,中間為小橋流水、枕河人家的典型古城圖景,頗有地方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