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中國人民銀行發行了7種1979年的外匯兌換券,其面值分別為1角、5角、1元、5元、10元、50元和100元,1990年又發行了新版50元和100元,之后沒再發行新版,我國共發行了9個品種的外匯券,一套完整的外匯券共9張,面值316.6元。
在1994年底時,新聞媒體曾發布次年外匯兌換券將在市場上停止流通,從而一些收藏意識強烈的人馬上開始收集外匯券,于1995年1月1日,外匯券在市場上正式停止流通,外匯券可按一定比價兌換成人民幣,從此外匯券正式成了錢幣收藏界的一個新寵,并且其市場價格也在不斷的攀升,如今,一套全新的外匯 券價格已升到了4000多元,令人民幣收藏者大跌眼鏡。
那么是什么讓外匯券在最近幾年這么紅火呢?
第一,作為錢幣精品,每一種外匯券都是用印鈔紙印制而成的,這是其他任何紙質收藏品無法比擬的。外匯券的圖案獨特精美,印制非常講究。它們正面都是我國著名風景區,如黃果樹瀑布、天壇、長城、西湖、黃山以及長江三峽、桂林山水等,它們同我國著名書法家郭沫若書寫的“中國銀行”相映成輝。可以說每一張外匯券都是一幅精美的書畫藝術品。
第二,外匯券發行時間只有十多年,發行數量不大。僅在國內的指定銀行、海關及開放城市的賓館、國際友誼商店、海員俱樂部、旅游區等處使用,流通地區有限,隨后又由國家限時收回,因此,流散于民間的外匯券數量不會很多,尤其是成套的外匯券,存世量就更少。另外,中國人民銀行也曾公布將國家庫存及收回的外匯券給造紙廠打漿造紙處理,這些都給外匯券創造了一定的升值空間。
第三,我國的外匯券在停止使用后,引起了國際收藏界的關注,在國外具有很高的知名度,不少外國人也想收集作為紀念。
外匯券是我國在特定的歷史時期為了便利外幣持有者在中國境內購物、消費,和為了吸引外資而發行的與人民幣等值的一個幣種。
聯系人
電 話
微 信
Q Q
聯系人
電 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