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套人民幣是在中國人民解放戰爭在全國范圍內取得勝利時,我國人民政府著手進行經濟恢復和建設,財政經濟狀況逐漸好轉,金融物價已于穩定的情況下,為了適應國內外經濟的形勢而于1955年3月1日開始發行印制的,這一特殊歷史意義使第二套人民幣收藏價值予以新高。第二套人民幣在票面圖案設計、顏色和油墨配置、票幅和鈔紙的采用以及文字書寫規則、年號的運用等方面上都有一些明顯的特征。
第二套人民幣共發行有11種面額,共16種版別:1分、2分、5分,1角、2角、各1種,5角2種(有水印、無水印),1元2種(紅1元、黑1元)、2元券1種,3元券1種,5元券3種(1953年蘇聯印制的,1956年空心海鷗水印,1956年實心海鷗水印),10元券1種。在發行期間,新中國經歷眾多波折、坎坷,很多人們經歷了工資只有幾元的時代,甚至花1角錢可以吃飽飯的時代,流通量極少,蘇三珍的價格飛漲(10元、5元、3元)特別是10元票劵,俗稱大黑拾品相好的目前價值20多萬元,在2009年的時候價格為5萬左右,3元價格也已高達5萬元左右,先前據悉才幾千元。俗話說“物以稀為貴”,在這里得以展現。相比第三套人民幣大全套而言增值了10多萬元。
每套人民幣只要是經歷了退市階段,存世量就會發生很大的變化,一些優點也會很明朗的浮出水面,那么第二套人民幣都有哪些優點并且是否值得錢幣收藏投資呢?
一,紙張選用上極為精湛
13種票券除分幣券采用的是芬蘭道林紙和舊存美鈔紙以外,其它票券均采用了當時中蘇友好背景下,由蘇聯供應的專用鈔紙與我國新研制的鈔紙兩種鈔紙,紙質精良、挺括、耐磨,并且票券均有滿版水印或固定水印,其中一角、二角、五角和一元票券為空心五角星滿版水印紙,二元、三元、五元票券為實心五角星花紋混合滿版水印紙,十元票券為我國國徽圖案固定水印紙,這樣也極大程度上提高了錢幣的防偽功能。
二,整套錢幣設計思想完整統一,民族風格突出
因為這套貨幣的設計思想強調了設計主題的政治性和藝術性的統一,所以這套貨幣的主要設計按券別分為了三個層次:其一是6種輔幣采用現代的交通運輸、機械、發電等主題畫面來表現,反映了社會主義建設的成效;其二是1、2、3元紙幣分別采用了北京天安門、延安寶塔山、井岡山龍源口等中國革命圣地為主題來體現,反映出了中國革命的三個里程碑;其三是5、10元紙幣以我國社會主義政治機制為題材,反映了各民族大團結和工農聯盟這個主題,體現出了新中國的立國之本。
三,票幅的尺寸采用的是分檔次的長寬遞增式
輔幣與主幣分檔來印制,券別與券別遞增,而使每一種票券尺寸的長短都有比例地逐步遞增,使錢幣更好看,好數,好用。
四,文字書寫的統一性
第二套人民幣票券上的漢字行名、面額以及年號均由當時總行金融研究員馬文蔚先生書寫,字體為“張黑女”碑體;蒙、維、藏三種少數民族文字也是由各少數民族書法高手書寫而成,并且經過民族事務委員會主任審核、簽字。四種文字集合于一個票面上,不僅體現了我國各民族人民之間的大團結,而且美觀大方,為書法藝術中之珍品。
五,錢幣的顏色和油墨搭配適當
第二套人民幣票面主色調采用的是分檔配色,冷暖色協調和諧,很合理地使用了紅、藍、綠、墨、茶、棕、紫等7種色調,使票種之間有極其明顯的區別,有利于群眾的識別,也方便流通使用,并且還充分考慮到了油墨的耐酸、耐堿、耐曬、耐磨等物化功能。
聯系人
電 話
微 信
Q Q
聯系人
電 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