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發行的16套郵票中大半市價都低于面值,多年前的垃圾票卻卷土重來,那么這些價格低于面值的新郵跌破發行價的原因是什么呢?是不是還有投資價值呢?
27日發行的《龍虎山》特種郵票,1套3枚,面值3.6元,據了解,其成交價格約4.2元,龍虎山屬于我勝古跡,但市場反應差,再就是其郵票題材不錯,與生肖題材掛鉤,到目前為止我國共發行了16套郵票,在這16套中有8套市價低于面值,3.16發行的《桃花》面值27.8元,目前僅為21元,海洋石油》、《中國古鎮》、《世界水日》、《小蝌蚪找媽媽》、《景泰藍》、《金銅佛造像》等新郵均在破面值之列,相比之下,《龍虎山》低溢價發行算幸運!
不過,并非所有的郵票投資者都顆粒無收。由于上半年也有不少高溢價品種,如生肖蛇、《琴棋書畫》、《齊心協力抗震救災》等,部分投資者還是有賺頭。
具體品種上,以今年屢破低價的蛇大版為例,面值24元,面世不久就創出近400元的高價,之后價格跌跌不休,目前市價仍在120元左右。若買在最高點,當前價位相當于打了個3折。不過,3折后的市價仍是面值的5倍。又如《琴棋書畫》,面值4.8元,目前市價約20元。另外,《齊心協力抗震救災》郵票,面值僅1.2元,面世就被炒至近20元,暴漲15倍多,而該題材面值14.4元的整版票,目前市價700元。
目前跌破面值的新郵,無疑是郵票中的便宜貨,能否咸魚翻身有投資空間呢?
上個世紀90年代,部分新郵發行量大,很多品種都成了跌破面值的垃圾票。但隨著后來市場的消耗,郵政公司的逐漸銷毀,部分品種存世量變少,隨之郵市由冷轉熱,價格漸漸高企!叭1993年發行的《毛澤東誕辰100周年》,當時套票由20分和80分組成,小型張面值5元,但后來價格分別跌至0.8元、4元左右,目前市價分別為40多元、20多元。”
至于尋找投資空間,這和新郵發行頻率、題材、發行量等都有關聯!澳壳班]票幾乎退出了通信領域,發行量幾乎就是存世量。如果新郵發行頻率高,發行量大,除了其中的精品,其他品種難有投資價值。因此,選對品種很重要。”
在上個世紀90年代時,曾產生一大堆跌破面值的郵票, 這些郵票被稱為垃圾票,自從郵市漸漸恢復元氣并日漸火熱,這種集中跌破面值的新郵已經罕見。時隔20年,是什么原因導致舊事重演?
一是跌破面值的新郵品種為面值高的套票,一旦市場接受度有限,高面值郵票跌破面值的可能性也就越大;
二是 題材原因,部分品種新郵題材不為市場接受,加上印刷質量、設計不是很精美,如果不是名家名作,新郵集中跌破面值也就不難理解了。
三是今年發行的郵票品種中,部分品種版式較多,比如既有大版票,又有小版票,加起來發行量就會比較大;
今年我國共發行了16套新郵,發行頻率高,平均每個月2次,再加上傳統歇夏的來臨,整體市場經營環境不太好,所以新郵跌破面值這種多年不見的情形卷土重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