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寫版又稱照相凹版,是用照相方法制成的凹版。常見的有兩種工藝的印版。早期的照相凹版的制版化學腐蝕制取印版,其圖文的網點為大小一致但深淺不等的方格形。
隨著電子技術的發展,產生了用電子雕刻制取照相凹版印版式的方法。這種影寫版的印版由深淺和大小不等到的菱形組成,故印成的圖案是由大小不等的菱形組成,較小的菱形網點內會形成空白,文字和數字也由菱形網點組成。影寫版的凹陷程度遠不及雕刻版,印成郵票用手撫摸無凸出感受。影寫版郵票色彩層次豐富,不易仿制,生產周期比雕刻版短,在郵票印刷上被大量應用。
影寫版印刷設備成本高昂,而且管制嚴格。一臺多色影寫設備價值數千萬甚至上億元。能夠生產這種設備的極少數廠家集中于瑞士,美國,日本等少數發達國家。而這些廠家出售其設備是受到嚴格控制的。中國到目前為止也僅有北京郵票廠擁有影寫設備。河南廠、沈陽廠至今沒有。因此這兩個廠出品郵票一定是膠版的。臺灣長期沒有影寫設備,早期印刷精美的古畫郵票都是別國代印的。香港澳門至今也沒有影寫設備。
影寫版流程中的修版、曝光顯影、腐蝕、調墨等過程,有許多人為成分在內,整個制作過程非常復雜。如果想要獲得一模一樣的印刷效果也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工作。也就是說,即便是某種郵票的原印刷廠想要復制一個一模一樣的印版都是不可能的事情,所以說,影寫版郵票本身就具有了很強的防偽功能。
目前網絡上所介紹的影寫版特征均為理論,缺乏實用性、操作性,深入研究影寫版郵票的特征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