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我國科學技術的提高、互聯網技術的發展,書信往返已成了歷史名詞,由于開放大陸游客觀光,臺灣中華郵政郵票銷售成績出現咸魚翻身。
中華郵政集郵處副處長黃淑端說,陸客最愛臺北故宮文物、臺灣風景、古典文學、當局領導人就職典禮等主題郵票,絲絹印制的“三友百禽圖古畫”郵票材質特殊,也超受歡迎。其中臺北故宮、阿里山、“中正紀念堂”郵局銷售成績亮眼,窗口前陸客大排長龍,玻璃柜上擺什么都直接“全買了!”
陸客赴臺常選購郵票、郵票專冊、郵折留作紀念或當伴手禮,讓郵票銷量翻紅。中華郵政表示,自2008年開放陸客,集郵商品比前一年銷售多二成,去年收入更創下六年來新高,成為郵政“金雞母”(會生金蛋的母雞,比喻會賺錢的項目)。
2007年,集郵商品收入為5.1億元,次年開放陸客赴臺,上沖到6.3億元,而后逐年攀高,去年創下7.3億元的新高。
日前高雄六合夜市更有郵局員工擺攤賣郵票,每月營業額超過20萬元(新臺幣,下同),在“淘寶網”輸入“臺灣郵票”,商品多達4000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