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鎮(一)》特種郵票包括8枚,主圖分別為浙江寧海前童鎮、重慶合川淶灘鎮、福建邵武和平鎮、河南淅川荊紫關鎮、云南騰沖和順鎮、廣東珠海唐家灣鎮、四川宜賓李莊鎮、山西靈石靜升鎮。而珠海唐家灣入選《中國古鎮》郵票的景色為會同村的一棟碉樓建筑,由中國著名郵票設計家史淵手繪而成,凸顯了會同古村的原始風貌。
這些看起來頗具紀念意義的新郵盡管得到了玩家的熱捧,但剛一上市卻遭遇打折窘境,像去年那樣一問世便被炒高的局面不復出現。這又是為何呢?資深業內人士李先生認為,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是現在的新郵票發行面值過大。
今年發行的兩套大型郵票《桃花》和《中國古鎮(一)》均出現打折。“3月發行的《桃花》和前兩天發行的《古鎮》都出現不同程度的打折的現象,說明市場現在的疲態以及資金的流通性不夠。”李先生分析稱。不過,市場中也出現了特例,面值1.2元的特8,即剛剛發行的抗震郵票,發行不久后就被爆炒至20多元。這一市場現象卻被部分行家認為不正常:“不到15天,價格從1.2元炒到20元,肯定是故意爆炒,投資須謹慎。”
“張數多、面值高是現在新郵發行的特點之一。”有行家表示,“現在寄信的費用是1.2元,如果一套郵票共有4枚,也就是總的面額起碼都要4.8元,接近5元,還能接受。”而現在呢?“現在動不動就發行6枚、8枚,甚至超過10枚的品種。”他說,面額過大等于無形中擴容了:“如果跟之前的郵票比, 一年都發行25~30個品種,發行量相差不太大,但每一套的張數都增加了,面額都加大了,實際上就是擴容了。”也就是說,一套4枚變8枚,就要求市場要有多一倍的資金去接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