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5月3日發行的齊心協力抗震救災郵票在發行之日盡管一人只限購一枚,但是當時各地都銷售一空,在二級市場也處于斷貨狀態,因此,此套郵票的價格開始水漲船高,面值1.2元的單枚郵票在發行當天就漲到了每枚20元的價格,漲幅超過15倍,更驚人的是整版郵票的價格,一版12枚,價格14.4元,目前已已經叫到了五六百元。商家說,雖然有買家愿以高價購買,但由于發行量小且實行限購,二級市場上短期不會出現整版“救災郵票”。
賑災郵票是用以紀念對抗自然災難,以捐贈為目的發行的賑災郵票。賑災郵票的銷售所得作為賑災捐款。我國是較早發行賑災附捐郵票的國家,早在1920年就曾發行過水災附捐郵票,新中國也曾分別以1991年抗洪、1998年抗洪、2003年非典和2008年汶川地震為主題發行過賑災郵票。
在此套之前所發行的此題材郵票中,1998年中國郵政發行的《抗洪賑災》郵票,由于發行量較大約3000萬套,面世之初曾被熱炒,但后市價格并不高。由于目前市場上未有整版票出現,單枚郵票收藏價值又比較有限,“救災郵票”的后市走向還很難說,盡管目前賣出高價,但市場對“救災郵票”后市仍持謹慎觀點。
齊心協力抗震救災郵票雖然發行三天就已上漲十余倍,但是業內人士提醒:類似題材的郵票并沒有太大的升值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