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陸續發行了5版人民幣,其中第一、二、三版人民幣早已退出流通領域,雖然第四套人民幣還在流通,但很多面值在市面上也很少看到了,比如第四套人民幣的2元、1元、5角等都漸漸的從人們的視線中淡出。不過隨著近些年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幣收藏又漸漸的從新走到了老百姓的生活當中。而且喜愛人民幣收藏的人們也越來越多,但是很多新人對人民幣品種還是不太了解。接下來給大家介紹一下我們最熟悉的第一、二、三套人民幣。
第一套人民幣自1948年12月1日開始發行,共12種面額62種版別,其中1元券2種、5元券4種、10元券4種、20元券7種、50元券7 種、100元券10種、200元券5種、500元券6種、1000元券6種、5000元券5種、10000元券4種、50000元券2種(1949年發行的正面萬壽山圖景100元券和正面列車圖景50元券各有兩種版別)。自1955年退出流通后,收藏價值一路狂漲,有的從1975年的6千多元飆升到現在的 200萬元天價。現全球僅存30余套,瀕臨絕跡危機!
第二套人民幣是在第一套人民幣的基礎上于1955年3月1日開始發行的。共10種,1分、2分、3分、1角、2角、5角、1元、2元、3元和5 元,1957年12月1日又發行10元1種。同時,為便于流通,國務院發布命令,自1957年12月1日起發行1分、2分、5分三種硬幣,與紙分幣等值流通。后來,對1元紙幣和5元紙幣的圖案、花紋又分別進行了調整和更換顏色,于1961年3月25日和1962年4月20日分別發行了黑色1元券和棕色5元券,使第二套人民幣的版別分別由開始公布的11種增加到16種。1964年4月14日,中國人民銀行發布了《關于收回三種人民幣票券的通告》,決定從 1964年4月15日開始限期收回蘇聯代印的1953年版的3元、5元和10元紙幣,1964年5月15日停止收兌和流通使用。
第三套人民幣于1962年4月20日發行,共有 1角、2角、5角、1元、2元、5元、10元7種面額、13種版別,其中1角券別有4種(包括1種硬幣),2角、5角、1元有紙幣、硬幣2種。1966年和1967年,又先后兩次對1角紙幣進行改版,主要是增加滿版水印,調整背面顏色。第三套人民幣從1962年4月20日發行1960年版棗紅色1角券開始,到1974年1月5日發行最后一張1972年版5角券止,經過12年時間,共發行7種面額、8種原版、9種票券。如果按冠號、印制工藝和鈔紙的不同至少可細分為三十余種。第三套人民幣是我國目前發行、流通時間最長的一套人民幣,于2000年7月1日起停止在市場上流通。從收藏角度分析,是最有前景和潛力的一套人民幣。
據業內人士指出:對于人民幣收藏新手來說建議還是不要輕易去碰第一、二套人民幣,因為這兩版紙幣存世量稀少且價格較高市場上的贗品也不在少數,所以不是行家的人還是少觸及為妙。
聯系人
電 話
微 信
Q Q
聯系人
電 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