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幣作為歷史的承載者,很早就成了一個獨立的收藏門類,近幾年,錢幣收藏讓很多收藏家興之所趨,收藏人氣可以與郵票收藏相比肩。業內人士指出,在臺州的收藏市場,每年收藏錢幣的人都在增多,錢幣的收藏價值也在逐年提升。
品種、品相決定錢幣的收藏價值
在椒江海門老街,有一家專門經營錢幣收藏的店,店門不大,門口豎著牌,上面寫著“銅幣、銅鈿、紀念幣”等字樣。店內的柜臺上,擺放著各式各樣的古幣、紙幣、紀念幣等,其中以紙幣、古幣居多。
老板娘張荷青告訴記者,目前,錢幣收藏可分為古錢、銀錠、機制幣、紙幣四大類,從數量上看,收藏紙幣、古幣的人較多。物以稀為貴,一些市場上較為短缺的錢幣,收藏價值極高。如1948年成立的中國人民銀行總行印制發行的第一套人民幣,品相優質的,價格可達上百萬。
據了解,錢幣的收藏價值要看其品質和品相。先根據品種來區分普通錢幣和珍罕錢幣,再從品相上對它們進行分級,兩者同時適用于一件藏品。存世量越少、地位越重要、質地品相越好,收藏價值也就越大。
市場價格起落大,但未來將逐步回歸理性
張荷青告訴記者,錢幣收藏市場也有淡季和旺季,年底至正月期間是旺季,六七月份則是淡季。去年最忙時,該店每天的客流量達到上百人,價格也是居高不下。但相比去年,今年錢幣收藏的行情稍顯暗淡,她坦言,這與金融危機的影響有關。“一件普通的古幣,去年能賣420元左右的,今年只能賣到380元左右,下跌了近10%。”
據了解,前兩年,錢幣的收藏價格大幅提升,而今年,市場便出現下滑,價格和成交量都在下跌。但業內人士指出,經過大起大落之后,各個門類的錢幣價格會逐步回歸理性,其價值也將在認可中逐漸提升,走得更加踏實。
錢幣收藏入門容易,鑒別難
記者從臺州市古玩商會了解到,錢幣較其他收藏品而言,趨于大眾化,入門門檻較低,不同級別的收藏者家都能進入此領域。但偽錢幣在市場上比較常見,令人防不勝防。所以,錢幣收藏愛好者在購買古錢時,更要仔細鑒別。
偽幣的制造手法主要有有翻鑄、改刻、挖補、拼合等,然后對其色澤、品相等進行潤色,使其與真品更加接近。以古幣而言,真正的出土錢幣經過千百年的地下腐蝕,有的滿身翠綠,有的呈紅色或藍色,而傳世的錢幣則因長期摩挲把玩,油汗入表,錢體呈黑褐色。偽錢一般都要在其身上飾以假銹,不過,不論造偽的技術多高超,作舊的古幣與真正的古錢總會有差異,只要細心鑒別,還是會發現破綻的。
聯系人
電 話
微 信
Q Q
聯系人
電 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