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文是專供盲人書寫摸讀的文字字母,以點狀表示,又稱“點子”“盲字”,目前國際上通用戶的數目和不同的排列位置,來表示各種文字,人民幣上的盲文是代表不同面值,方便盲人識別。盲文凸印在特殊的紙張上,盲人可以通過雙手觸摸,就可以很好的識別。
中國人民幣銀行發行的前三套人民幣紙幣均未印有盲文符號,從1987年開始發行第四套人民幣起,人民幣主幣票面上正面右下角貨左下角凹印了盲文數字,方便盲人使用和分辨。第四套和第五套人民幣主幣1元、2元、5元、10元券在正面左下角分別加印1個、2個(豎列)、2個(斜列)、4個小黑點;50元、100元券在正面右下角分別加印5個、7個小黑點。
第四套人民幣紙幣共有1980、1990、1996三個制版年份,其中1元以上的所有鈔票,均在正面右下方或左下方用凹版印刷了盲文數字。盲人用手指輕觸,可以識別出面額。在目前發行流通的第五套人民幣上,也仍然保留了盲文數字。
第四套人民幣紙幣主幣上使用的盲文數字符號,是按照盲文6個圓點符號科學組合的規定要求而設計的。1980年版人民幣上,1元、2元、5元、10元的盲文面額在票面正面左下方,50元、100元在右下方。第五套人民幣首枚100元券于1999年10月1日發行,其它不同面額的券別也相繼發行。
聯系人
電 話
微 信
Q Q
聯系人
電 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