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投資者眼中,黃金價格連連上漲,和黃金掛鉤的理財產品收益率肯定也會出現飆漲,但實際情況卻并非如此,因為并非黃金價格漲了,掛鉤黃金的理財產品就一定能掙錢。
由于銀行對一些和黃金掛鉤的理財產品設置了不同的條件,很多黃金理財產品收益并未出現大幅上漲,個別甚至還出現了零收益。對于掛鉤黃金的理財產品來說,產品收益除了取決于黃金價格之外,還取決于銀行對理財產品設置的條件。
掛鉤黃金的結構性理財產品一般都設定了漲跌幅區間,設置了封頂收益率。這就并不是說金價漲多少,理財產品就能賺多少。這類產品的共同點是:在約定投資期內,如果國際金價波動幅度維持在一定區間,則能獲得較高收益。
如果金價在投資期內突破該區間,到期只能收回本金或獲得微小收益。對此類產品,投資者首先應當關注銀行設定區間的寬窄。比如有的理財產品規定,一年的投資期內,如果國際金價的波動幅度維持在一定區間內,則能獲得較高的收益。相反,如果金價波動過大,收益反而低。所以對購買這類理財產品的投資者來說,國際金價上漲太快也不一定是好事。投資者只要仔細閱讀理財產品的介紹書,就可以發現銀行對黃金價格波動的區間都有不同的設置。
現在市場上掛鉤黃金的結構性理財產品,大部分是發行人不以判斷標的資產價格趨勢賺取方向收益為目的,而是賺取產品期權隱含波幅與黃金實際波幅差收益。在這類產品中,發行人與投資者不是零和博弈的對賭關系。投資者按照產品條款約定以及掛鉤標的表現獲取給定收益,發行人通過靈活的產品設計以及風險對沖,獲取產品期權引申波幅與掛鉤黃金未來實際波幅(其他衍生工具對沖波幅)的波幅差收益。所以,在理財產品中設置上限、下限,主要是發行銀行對自身利益的保護,如果產品收益與黃金漲幅同步,銀行購買其他衍生工具對沖時,成本就難以攤銷。
對于掛鉤黃金理財產品,投資者要關注兩個方面的風險,一是投資標的在產品運行期間內波動帶來的風險。這就意味著,投資者在判斷黃金價格走勢時,首先應根據對未來標的價格變化,預期選擇不同產品。
如果預測標的價格有上漲空間,可選擇看漲型;預測價格波動較為劇烈,則可選擇漲跌雙贏型;預測標的價格未來會產生波動, 可選擇區間波動型。這對于普通投資者而言很有難度。因為即使是統計歷年黃金的波動幅度,未必就能準確預測未來的波動,影響黃金價格的因素實在是太多。二是理財產品的期限與流動性、匯率變動等,若產品中途無法贖回,那么期限越長,面臨的風險越大。所以投資者在購買的時候一定要仔細看清楚理財產品介紹。具體利用哪種渠道,還是要依據投資者個人情況和自身判斷,盲目跟風投資則并不可取。
聯系人
電 話
微 信
Q Q
聯系人
電 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