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畫是近年來拍賣市場最為耀眼的明珠,在如今的郵市也不例外。郵市在經過去年短暫回升后,年底陷入寒冬,而目前隨著市場的再次回暖,國畫、名畫類郵票率先殺了個回馬槍,在郵市大軍中風生水起。
近期郵市內無論近現代,還是古代國畫、名畫題材郵品價格均出現快速攀升。在編年票中,以“富春山居圖”版票為代表的“龍頭”品種,價格已拉升至220元左右。而就在去年年底,該票僅90余元。另一品種“清明上河圖”小版也從久止不前的30余元上漲至75元。
2006年發行的古代名畫“神駿圖”版票也是如此,雖然有著超過1200萬套的發行量,但也已從去年的30元上漲至130元。這令曾低價大量購進的投資者欣喜不已,紛紛惜售。在“一塵”投資論壇,有投資者開貼一次收購5000版,但數天來卻無人回應,“曾經幾十塊錢沒人要,現在都當寶了。”不少跟帖者感嘆。
早期JT票(1974年——1991年發行的郵票)更不必說。以1980年發行的“齊白石作品選”最為瘋狂,該票全套16枚,近兩個月的漲幅就從700元左右上漲至了850元。而去年此時,該票僅僅300余元一套。
同一范疇的還有“唐簪花仕女圖”、“奔馬”、“韓熙載夜宴圖”等等名畫郵票,近期的漲幅均都高達10%—30%左右。
武漢收藏品市場不少郵商認為,古代名畫版塊出現波動,主要還是為了刺激名畫類的新郵。目前可以看出,老票已上升至了一個瓶頸,漲幅較慢,新郵漲得多。主要集中在“傅抱石作品選”、“鄭板橋作品選”、“潘天壽作品選”等編年郵票中,“因為有量,不少人已經開始大量購進”。
炒新資金更換目標,瞄準了“名畫”版塊?業內人士表示,名畫類郵票一直較受市場歡迎,尤其老票表現尤為明顯。他建議,新近發行的名畫郵票數量巨大,建議少購買為宜,而早年發行的名畫郵票,由于市場消耗量大,可供炒作的量也十分有限,手中有貨的投資者不要急于出手。
“二膠”與“全新”價格相差過半
投資者購買“老票”防忽悠
同為一套“全品”郵票,價格卻相差20%——30%。這中間暗藏什么蹊蹺?業內人士提醒,遇到價格低于市價的郵票,投資者得多留一個心眼了,是否屬于“二膠”品種,防范注意甄別“隱藏”其中的品相。
背膠是在郵票生產中,在郵票背面所涂抹的膠水。由于背膠在品相中極為重要,為滿足美觀及經濟利益需求,便出現了將發霉的郵票背膠洗掉,重新上膠,“全品與發黃、發霉的票相比,價格相差過半”。
如何鑒別二膠票?武漢收藏家協會郵品專業委員會相關人士介紹,全新郵票出廠時是整版刷膠,然后再打上齒孔,在撕開后紙邊呈不規則狀,而二膠票多是單枚刷膠,難免對齒邊造成粘連、包裹,看上去僵硬且不自然。在購買老票時,投資者要格外留神。
擴展閱讀:
袁世凱銀元價格
奧運鈔
北洋造光緒元寶
錢幣收藏價格表
郵票價格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