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泓盛秋季藝術品拍賣會上,一枚壹萬元牧馬圖紙幣以人民幣460萬元成交,創造了中國紙幣單枚成交的世界紀錄;"1984年熊貓金質樣幣一套五枚"不負眾望,最終以828萬元成交。在一系列高價的背后,折射出錢幣市場的巨大"錢景"。
新紀錄值得關注
繼泓盛2010年秋拍中國紙幣專場中一枚壹萬元牧馬圖紙幣以人民幣230萬元成交,創造了中國紙幣單枚成交的世界紀錄,此次專場又推出了一枚壹萬元牧馬圖紙幣。較于前者,此枚紙幣不僅在品相上更勝一籌,而且還附帶有"1951年6月5日中國人民銀行內蒙古自治區分行貨幣管理科發行公函"1份,在12月18日的拍賣中以460萬元成交,不僅刷新泓盛的歷史紀錄,也創造了中國單枚紙幣的成交新高。
綜觀近年來的拍賣市場上,成交價高的紙幣,除了品相極好之外,更為重要的是要有特色。因為不同于其他的收藏品,紙幣并沒有唯一性,除了要在品相上取勝之外,更需要能夠有特色。就像中國嘉德(微博)2009年春拍推出的《丁張弓良收藏中國軍用鈔》專場上,一件民國元年中華民國軍用鈔票伍元,估價15萬元至25萬元,成交價則達到了69.44萬元。
樣幣貴在流傳有序
1984年熊貓金質樣幣一套五枚,是上海泓盛秋拍新中國金銀幣專場的封面作品。樣幣是錢幣收藏中最頂尖、最珍稀的品種,是很多錢幣收藏者夢寐以求的藏品,不過很多時候還是要靠扎實的幣識,要靠機緣。這套得來不易的熊貓樣幣原系美國熊貓公司前董事長Martin的收藏品,1984年,中國金幣總公司將新設計的熊貓幣四套,分發給海外四大代理商,以征詢他們對此新設計的意見。征詢完畢后,代理商應將此套樣幣交回中國金幣總公司,其他三家均按規定交回,但Martin非常喜歡此套熊貓樣幣,決定將其留下,最后中國金幣總公司將Martin留下的那套熊貓樣幣作為普通銷售幣處理。
當現場拍賣師宣布第779號拍品"1984年熊貓金質樣幣一套五枚"起拍后,立刻有買家應價,場上的其他買家紛紛回頭尋找這位舉牌人士。拍賣師繼續詢價,又有一位新買家回應。經過幾輪博弈,拍品最終以828萬元的價格成交。這無疑是近年來錢幣拍賣市場上樣幣走俏的一個縮影。
樣幣是錢幣收藏中最頂尖,最珍稀的品種,是很多錢幣收藏者夢寐以求的藏品,不過很多時候還是要靠扎實的幣識,要靠機緣。收藏者能得到他心儀的樣幣,是心血的結晶。如果大家關心一下國際,國內各拍賣公司有關錢幣的拍賣,就會驚奇的發現,我國在1949年前所出現的各種樣幣至少有幾千種(其中還不包括紙幣)。其實這中間魚目混珠的也不在少數,這也使得名家珍藏更加受到市場的青睞。
有望成為市場"黑馬"
在藝術品市場整體不景氣的情況下,錢幣拍賣市場卻依然紅火,這無疑使我們有理由相信,錢幣將成為2012年拍賣市場的"黑馬"。特別是像北京保利這樣原先并不拍賣錢幣的業界"巨頭"也紛紛開始介入這個市場,無疑更加堅定了市場看好其投資前景的信心。
從今年的拍賣情況來看,珍罕品、精品價格相對保持穩定,像"1902年辛丑江南省造光緒元寶庫平七錢二分無英文HAH版銀幣",因品種稀有、品相極佳,終獲155.25萬元高價;同時,經美國評級公司PCGS、NGC評級入盒之高評分幣,表現出較強的抗跌性。這無疑顯示出了品相的重要性。
而從品種來看,像早期的人民幣、名貴錢幣的樣幣以及珍罕的紙鈔無疑成為了市場的主角,然而其他的一些品種也有所下跌,對于廣大的收藏者來說,還是應該從市場出發,尋找一些被市場認可的品種。
聯系人
電 話
微 信
Q Q
聯系人
電 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