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輪生肖具體的發(fā)行量:
92猴:分別為23374、20400萬枚,合637.5萬版
93雞:30006、25062萬枚,合783.2萬版。
94狗:21340、16011萬枚,合500.3萬版。
95豬:10006、8062萬枚,合251.9萬版。
96鼠:9009、7481萬枚,合233.8萬版。
97牛:8281、9347萬枚,合258.8萬版。
98虎:10028、8556萬枚,合267.4萬版。
99兔:10212、8369萬枚,合261.9萬版。
00龍:9527、7380萬枚,合230.6萬版。
01蛇:8000、6500萬枚,合203.1萬版;另有版式二(兌獎蛇)166萬版。
02馬:5500、4800萬枚,合150萬版,另有版式二(兌獎馬)166萬版。
03羊:3800萬枚,合118.8萬版;另有版式二(羊小版)80萬版 版式三(兌獎羊)230萬版。
以上的發(fā)行量是官方數(shù)據(jù),下面從消耗,從網(wǎng)上交易,從市場上來綜合分析其存世量。
1、從消耗現(xiàn)象上進行分析。和其他編年票一樣,第二輪生肖郵票的消耗主要表現(xiàn)在三個方面。
第一種消耗是“寄信票”。“生肖郵票是最受歡迎的寄信票。”走訪許多郵商,都有類似說法。有人還告訴我原因:生肖文化根深蒂固,不集郵的人也都喜歡生肖郵票,而且面值適中、票幅較小易于粘貼,版式較小易于攜帶,反正都是一樣打折,生肖當然更受歡迎。問及消耗數(shù)量,會聽到很多感嘆詞語:“大呀!”、“那太多了!”、“光我手一年都撕幾千版啦!”等等。因此,我相信第二輪生肖郵票在這漫漫十年打折征途中的消耗量是巨大的。
第二種消耗是“產(chǎn)品票”。“產(chǎn)品票”一詞不知始于何處,我第一次見到時,感觸頗深。不僅感嘆商人的精明,更是感嘆郵市的悲哀!生肖郵票當然是最受歡迎的產(chǎn)品票。即便是第一輪生肖也是如此。而且,無論到何時、無論到何價位生肖郵票都會因“產(chǎn)品”而消耗,這是其他郵票沒法相比之處,也是生肖郵票的優(yōu)勢之處。雖然“產(chǎn)品票”不能算是真正意義上的消耗,但是能把郵票忽悠到不懂郵票人的手中,豈不就等同于消耗!
第三種消耗是“銷毀”。市場天天喊銷毀,到底有沒有銷毀,天知道!這只是一種幻想,或者是一種假想。假如郵政真的銷毀郵票了,那么臭名昭著的、天量的第二輪生肖郵票難道不是重點銷毀對象?
2、從網(wǎng)上交易上進行分析。在交易頻道,我對第二輪生肖交易情況觀察了半年多時間。客觀地說第二輪生肖在整個03以前的編年票板塊中,是少有的還在活動的品種之一。在網(wǎng)絡上一直保持不溫不火的態(tài)勢,并在價格上起伏不大、相對穩(wěn)定。有點小行情時,也能見到一兩個收購帖。但是普遍成交量較小,百版以上的就算是大單了,偶爾也能見到成包的貨(500版),千版以上的成交從未見過。這與03及以后的次新板塊(包括第三輪生肖)的成交量及火爆程度都是沒有辦法相比的。因此,從網(wǎng)上同樣看不出第二輪生肖大的存量來。
3、從市場存量上進行分析。也許你不會相信,所謂的“垃圾”――第二輪生肖版票,你在市場還真不容易見到!除了上海、北京、廣州等幾個大市場,在一般的中小郵市中有的還真難看到成套的第二輪生肖版票,有的甚至滿場找都找不齊。因為它是“垃圾”,所以就不重視它,更不留它,市場中收來的,稍加一點錢轉手就處理了。再看幾個大市場,廣州我最近沒有去過,北京、上海倒是經(jīng)常光顧,尤其是盧工。現(xiàn)在盧工市場,柜臺上能找到第二輪生肖郵票的大概有八、九家,而品種齊全的只有三、四家,沒有見到專營的店鋪。北京馬甸市場要稍多一些,但大同小異,也好不到哪里去。我和幾個郵商聊過,問有多大存量,回答是少則幾十、幾百版,多則上千版。問單一品種有上萬版嗎?回答都是搖頭,并報以感慨:“升值慢,壓資金太大!”。至于全國其他市場如何,限于個人能力不能一一了解。
當然,因為價格較低,肯定有許多人有貨沒有拿出來。“牛”以前的品種,民間也有一定數(shù)量的收藏。盡管如此,我們還是可以肯定,第二輪生肖郵票,尤其是版票,市場存量沒有我們想象中的那么大。
綜合以上消耗、市場、網(wǎng)絡三方面的信息,我們應該可以得出“第二輪生肖郵票存量并不大”的結論。其散票的存量,除了猴、雞、狗外,應該與第一輪后幾個品種相差不大。而版票的存量則較少,猴、雞、狗約50―200萬版,其他品種約30―80萬版。這個估計是綜合市場多人意見后歸納出的。我個人則認為存量還要小,而且應該有一、二個品種存量在20萬版以下,會在將來形成第二輪生肖版票大全套的瓶頸。
購物首頁 | 關于我們 | 招賢納士 | 業(yè)務聯(lián)系 | 版權聲明
公司地址:北京市西城區(qū)黃寺大街德勝置業(yè)大廈1號寫字樓1011室
版權所有:點購收藏網(wǎng) Copyright © 2006-2019 京ICP證100771號 京ICP備12004165號 京公網(wǎng)安備110102003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