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法仁說,蔣介石投放的雖然是假鈔,但仿真度高,顏色、花紋都差不了多少,只是紙張不一樣,老百姓肉眼看不出來。
這勢必涉及人民幣的防偽技術。
溫法仁說,從第二套人民幣開始,就有水印了。只是以前的水印比較簡單,現在的比較復雜。
第一套人民幣靠的是“暗記”防偽。每個解放區自己都可以印制人民幣,沒有好的造紙廠,就在票面做暗記。設計紙張時,有的地方寫的是工人的“工”,有的是人民的“人”,后來還有“自力更生”這些字樣。
這些“暗記”只有內部專業人員知道,高度保密,即便是管金融的也不知道。
印鈔的紙張是特制的,在保定有專門的造紙廠,印刷人民幣的紙,在造紙的時候,就加入了水印、暗記,以及一些防偽技術。
因此,假幣的紙張跟真幣的紙張,有根本區別。
1962年印制第三套人民幣,也是基于兩方面考慮:一是要回收蘇三幣,幣元結構不完整;二是增加防偽技術。
第三代貨幣時,我們的印刷技術有了提升,能實現自己的目標。
聯系人
電 話
微 信
Q Q
聯系人
電 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