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錢流竄,中國什么都會漲,也什么都能炒。炒股、炒房、炒茶葉、炒茅臺、炒黃金,現在輪到炒郵票,尤其是生肖郵票,價格可以翻四五倍。
最新一期的《中國經濟周刊》報道,從去年底到今年初,中國郵市的上漲態勢突然加速,在整體價格快速上漲、打折票幾乎難覓蹤影的同時,個別品種的上漲幅度堪稱“火箭速度”,而其中最為搶眼的就是“生肖票”。
去年初,一枚原價8分錢的“80版”庚申猴票價格大概在5000元(人民幣,下同,約970新元)左右,下半年上升到8000元,年底時普遍突破萬元,一年時間價格翻了一倍。
作為中國在1980年發行的第一枚生肖郵票,“猴票”一直在郵市中具有龍頭效應。今年1月5日,一整版庚申猴票在蘇州金騰拍賣公司的一場拍賣會上以120萬元落槌,平均一張1.5萬元,創下猴票拍賣的新紀錄。去年5月12日,在中國嘉德2010春拍郵品專場上,兩版當年每版僅價值6.4元人民幣的整版猴票,還雙雙突破90萬元人民幣大關,分別以99.68萬元和91.84萬元成交。
2000年版的“龍票”漲風也強,過去是幾乎從未突破面值,現在卻今非昔比,一年之內漲幅超過30倍,大版張漲幅更高。
今年的“兔票”也瘋狂。據報道,上市兩周,面值1.2元的兔票上漲了30%至50%,大版張(20張)和小版張(6張)漲幅更高,甚至翻了四五倍。
中國炒風之盛,確實讓人開了眼界。
報道傳神地形容:“在這個被戲稱為世界上‘錢最多’的國度里,‘瘋子買瘋子賣,還有瘋子在等待’的劇情接連不斷地上演著,從黃金、翡翠、黃龍玉,到紅木、錢幣、茅臺酒……這次登場的是已經整整等了13年的郵票。”
13年前,上一輪郵市的瘋狂行情啟動于1995年,1997年上半年達到頂峰。然而,突然襲來的金融危機讓那一輪牛市戛然而止,絕大多數品種都在一夜之間下跌了近50%甚至更多,大批郵商轉行,不少人當時高價購買的郵票十幾年來都只能套在手里。之后,郵市步入了漫長的低迷期,甚至到了幾乎被人遺忘的地步。2003年,郵市來過一波小牛市,但和今天的火爆程度相去甚遠。
報道說,這次春天似乎真的來了。郵票銷售公司的經營者馮丁說,“郵票的這次上漲應該算是情理之中的……通貨膨脹、負利息、熱錢多,但是投資渠道卻比較狹窄,很多又不大規范,資金進入郵市很正常。更重要的是,郵票不像股市和房市那樣,它的門檻比較低,需要資金量不用太大,技術含量也不是很高。”
不過,他也指出,投資郵票“暴富”的傳奇雖然讓很多人心潮澎湃,但也千萬別信,因為能夠坐莊的炒家都是市場鏈條上比較靠前的大戶,他們除了有雄厚的資金,也要與郵票的發行方有比較緊密的關系,否則根本無法保證進貨量和進貨價的優勢。他打個比方說,“就像茅臺酒的暴漲一樣,最終受益的絕對不是在家里囤酒的老百姓,而是能拿到貨的中間商和酒廠”。
對于后市行情,馮丁還是非常看好。他說:“這次漲勢不會短期內停止,社會資本還在持續進入,要跌下來的可能性不大,只可能是漲得比較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