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年前不再準備發帖了,這幾天比較累,也黔驢技窮了。
但剛才從塵網拜讀了溫柔的野狼兄《遠眺大潮之后的2013 郵票大市面臨時代大變遷》一文。文中激情描繪了2013年后郵票交易市場模式的主流變更,提出了“郵票股市化”和“集郵聯鎖超市”兩大新型交易模式將成為13年后的市場主導。初看容易讓人興奮,細想覺得有話想說。當時即想跟帖,只緣未在該論壇注冊而作罷。野狼兄向以文思敏銳,文筆優美,激情四溢,氣貫如虹箸稱,也是愚人常喜歡的并知道名字的郵評名人之一。在下絕無貶損之意,如有見了本帖,敬請批評討論。
股市是虛擬市場,可以通過網絡進行股權交割,受讓人受領新股權的收益和風險。這種收益和風險不僅由資本市場提供,更由實體經濟體(注冊的上市公司)提供。所以虛擬市場再發達也離不開實體經濟支撐。
郵票進入收藏領域,雖有增值保值功能,但最重要的是藝術鑒賞功能,滿足人的精神需求,這種屬性決定了它很難離開實物交割,無論科技網絡如何發達。就象名人字畫,錢幣古瓷,一便照看,二便解悶,主人總是習慣放在身邊,即使代保管,也是實物委托。虛擬主流恐怕難以成真。
黃金作為投資品,它可以進入虛擬投資市場。因為購買后它的重量和成色是穩定的,也有國際統一衡量標準。但郵品的不確定性很大,即使同一品級,個體分歧也大。色,膠,齒,折,臟,黃,困難重重,沒有誰有能力向市場提供整齊劃一的產品,尤其是滿足投資需求的超量產品{除非郵政為應對郵市股市化的發展而專門生產某類大批量的從不開封也不必驗貸的東西。(郵品真的很奇怪,開不開封價就不一樣,其它所有虛擬產品都沒有這種與生俱來的缺陷。)不過真到了那個時候,人們或許已不對郵市有興趣了,反正與賭“金花”差不多}雖然有行價,基本上也是看貨論價,一物一價。實物交易尚且如此,虛擬交易的技術障礙就十分明顯。
傳統郵市不會因網絡交易的發達而淡出了郵市歷史主流舞臺。就象網購不能替代超市,連鎖不能替代便店,網絡不能消滅電視,報紙一樣,它們優勢互補,相得益彰。最少2013沒這么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