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郵市先后經歷了3次較有影響力的巔峰。1985年和1991年的兩次郵票高潮,最終均以郵政公司的大量增發而偃旗息鼓。雖然這兩次高潮在集郵迷們的記憶里依然深刻保留,但無論從漲幅規模還是影響力來看,都遠不及1997年的郵市風潮。
1997年新年伊始,在新郵高開高走和人們期望值越吊越高的情況下,拉開了郵市爆炒的序幕。在眾多郵民和巨額資金的追捧下,各種郵品如脫韁的野馬一路狂奔,直線上升,具體表現在價格的變化上,以天計甚至以小時計。半年以后,隨著大量游資的撤離,這輪行情迅速結束,價格也狂瀉不止,下降1半的品種十分普遍,被4除、5除的也不在少數。如《香港回歸》金箔小型張,從500元跌到60元。僅僅半年時間,郵市就完成了從峰頂到谷底的轉換,其下滑的速度和幅度同樣也是史無前例。經歷了這次巨大的波折后,中國郵市也陷入了長達13年的低迷期,全國集郵人群從2000萬銳減至200萬。
蘭州專業市場啟動
在郵票市場新一輪行情大爆發的情形下,甘肅也不甘落后,1月8日,甘肅省郵幣卡交易市場開業,新開業的甘肅郵幣卡市場位于金城古玩城地下一層,首期共入駐商戶26家,二期工程還在規劃之中。同時,市場管理方還舉行了一場2010年郵幣卡市場民間研討會,部分集郵公司、集郵協會和資深郵商的代表出席。
一位經營戶告訴記者,之前蘭州沒有專業的郵幣卡市場,蘭州集郵愛好者之間的交易都是在隍廟或者是省集郵公司門外的馬路上,與外地郵商的交易更多是在中國郵幣卡網這樣的專業網站上進行。
開業首日,一位店主即打出了 “現金收購所有品種老郵票”的招牌,當記者問及他收不收猴票時,他說:“收啊,9000元一張,品相好的價格還可以再商量,絕對現金交易!”集郵多年的老龐更是從保險箱里拿出了自己多年珍藏的寶貝給記者展示,其中有珍貴的梅蘭芳小型張和首日封,還有被譽為小型張之王的《從小愛科學》,“郵票市場現在不差錢,除了我們這些多年來堅守的老人外,很多投資商甚至機構都已經大舉進入郵市了,在我看來,郵市還將會火爆一些日子!”
一對正忙著整理自己的郵票的夫妻對記者說:“我從新聞上看到,北京、天津這些大城市的集郵市場里,一個像我這樣的小攤位的日成交量都高達100萬元,雖然蘭州目前可能沒有這么大的交易量,但我相信也不會差到哪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