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只關注中美兩國貿易平衡,是能夠找到合適的匯率水平來實現平衡的。兩國匯率達到一定水平,中國某些工廠就會關門大吉,即生產會出現萎縮。這是兩國貿易較快平衡的惟一可能:因為利潤下降,中國企業減產;由于價格上漲,美國購買力下降。這種解決方案實際上是將蛋糕做小。我看不出在不破壞中美兩國經濟的前提下,何以達到貿易平衡。
顯然,人民幣匯率并沒有浮動。因此,有人說人民幣匯率不是以市場為基礎。我并不想說,中國政府已經將匯率設定在“合理”水平。我知道,市場也不會這樣認為。上世紀90年代,市場催生經濟泡沫,導致1998年亞洲貨幣崩潰。無論基本因素出現多大變化,都不應該出現這樣巨大的動蕩。日元經濟沒有出現任何變化,日元匯率卻大起大落。給中國的教訓很清楚:將匯率完全交由市場操控,是災難性的。
中國也有很多問題。但低估匯率不是問題。我反而認為人民幣可能被高估了。存在升值壓力是因為市場猜測美國可能會對中國采取何種措施。近十年內,中國的貨幣供應量增加了4.5倍。在經過長時間和大規模的貨幣擴張之后,從來沒有任何經濟體的貨幣會不貶值。如果人民幣升值預期逆轉,資本會巨額外流。這才是對中國的考驗,而不是今天的升值壓力。
中國的宏觀挑戰,是其危險的房地產市場。現在房價超過可持續水平100%。泡沫破裂后,部分省份的土地價格可能會下跌70%-90%。盡管政府采取調控政策,但是,房產熱情仍然看漲。但是,針對市場的不利因素層出不窮。人民幣升值的預期的變化是主要因素,可能比政府調控房產市場的措施更重要。中國利率將迅速上調。如果土地價格開始下跌,人民幣升值預期會進一步下降,導致資本外流。由此產生的流動性短缺,將導致土地價格進一步下跌。螺旋狀態可能已經開始,但速度很慢。明年下半年,形勢將一發不可收拾。
雖然看起來并不可能平衡雙邊貿易,但是,未來形勢看起來對美國企業獲利卻相當有利。過去20年,美國企業得益于中國生產成本低,F在,中國勞動力市場正趨于平衡,工資開始快于名義GDP上漲,美國公司又可以開始將在中國制造的產品,以在美國的售價賣給中國消費者,以此獲利。事實上,美國名牌商品在中國的售價更高。蘋果、通用汽車、肯德基、耐克、寶潔等都因中國消費增長而獲利極大。再過15年,中國的消費市場堪比美國。屆時,許多美國跨國公司可在中國獲得比在美國更多的利潤。標準普爾500公司的收入,幾乎有一半來自海外市場。中國的增長能夠進一步提高這一份額。據估計,美國養老基金有6萬億美元的缺口。如果美國股市上揚,海外盈利增加,就可以填補這個漏洞。
在貨物貿易方面,美國向中國的出口增長很可能會持續大于從中國的進口。農產品、自然資源和設備名列美國出口至中國商品的前茅。不過,由于基數效應,未來十年或更長的時間內,雙邊貿易逆差還將居高不下,在可預見的未來可能還會繼續增加。由于中國與資源豐富的國家的貿易都會出現逆差,美國需要加強對這些國家的出口。這可能是美國在十年內實現貿易平衡的惟一辦法。
美國出口到中國的產品增加最快的是農產品和資源產品。美國在這些領域具有很強的競爭優勢?紤]到環境方面的因素,貿易政策并不有利于這些產品的出口。而美國發展這些行業的空間很大。若想平衡雙邊貿易,重點或許應該放在宏觀方面,而非微觀方面。
聯系人
電 話
微 信
Q Q
聯系人
電 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