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我國發行了第一套人民幣,可以說第一套人民幣對于社會主義中國的經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國民黨為了干擾國內經濟便制造了大量的假鈔投入市場。于是,1955年3月第二套人民幣孕育而生。
但是,但是因為國內的經濟并沒有完全的恢復,在紙幣的防偽技術方面也相對比較落后,因此按照當時的情況,便選擇了3元、5元以及10元這三種面值的人民幣交由前蘇聯代為印刷制作,所以這三種面值現在被稱之為“蘇三幣”。
第二套人民幣一經發行立刻就穩定了國內的經濟局勢,緩解了通貨膨脹,人民幣制度也從最開始的統一發展到穩定的程度,印刷技術也從依靠外部力量到自己印刷高質量的紙幣。但是就算這樣,我國當時的錢幣印刷技術同先進國家相比還是存在著一定的距離。
因此“蘇三幣”是我國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讓外國印刷的人民幣,其中3元也是我國人民幣發展史上絕無僅有的一張。
“蘇三幣”從最開始發行到最后的停止流通,經歷了9年的時間,期間損耗非常大,所以現在的存世量也是非常少的,可以說是第二套人民幣當中的稀有物。但是令人遺憾的是,因為留存的“蘇三幣”大多數因為保存得不是很好,所以品相都不是很好,這是非常可惜的。對于收藏界來說,品相的好壞直接影響到其收藏的價值,品相上面稍微一點區別,價格都可能相差幾千甚至是幾萬,十幾萬的情況也偶有發生。
不過,品相這個東西并沒有一個統一的標準,基本上就是看每個人各自的理解了,因此收購的價格方面也會有比較大的差異。
聯系人
電 話
微 信
Q Q
聯系人
電 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