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飲水"是第一套人民幣中六種非漢字票中現存量較多的一種,是第一套人民幣中的一千元券,發行于1951年,流通時間3年7個月。其尺寸為134×70mm,無水印,暗記為票背少數民族文字面額與左側1000元面額之間的中央花符中有一個"1000"的數字。
第一套1000元馬飲水紙幣是由天津人民于1951年印刷廠印制的,它們圖案非常的分明主次,簡潔大氣,正面中間借用晉察冀邊區銀行1946年版1000元券正面圖案,只是帳篷前的馬車邊上少畫一匹馬,整天呈主藍綠色,而背面則用花符及維文行名和面值主茶綠色而成,俗稱為"馬飲水"紙幣。
而在說1000元馬飲水紙幣與其它同款不同版本的紙幣時,我們來說說它們和其它版本類型的可取時間吧!因為每一版本的圖案雖然都是不一樣的,但它們其實都是集中在1949年9月到12月發行,1955年5月停止流通的,所以只有真正用過1000元紙幣和細心的品味它們的真諦,才能知道它們是特殊的,而現在的1000元馬飲水紙幣是當時和如今人根本是沒法收藏到的,它們存世量少之又少,幾乎沒有機會看得到,而許多人更是從老一代人口中得知它們傳說。
一款錢幣想要在收藏市場有一席之地,必須要有足夠吸引藏家的投資價值,而馬飲水紙幣僅以千元票面的身份就已經成為了我國錢幣發行史上的絕版,再加上憑借第一套人民幣的超高人氣,足以成就它在收藏投資界的輝煌。現在只要手中藏有這款紙幣的朋友都想知道它的價值幾何,其未來發展空間如何。首先值得肯定的一點是極其稀少的存世量是一個不爭的事實,而且在國家宣布收回以后經過了半個多世紀的洗禮數量更加屈指可數,所以在未來市場的推動下相信其價格會進一步走高。
第一套人民幣中的馬飲水紙幣由天津印鈔廠印刷,正面是一張牧馬圖,主要的顏色是藍色,背面為花符及維文行名和面值,主色為茶綠色。俗稱“馬飲水”。面值有漢文也有維吾爾文字,馬飲水紙幣極有收藏價值。
第一套人民幣一大特點是,紙幣的面值有漢字也有維文,在第一套人民幣中,維吾爾族特色屢見不鮮,濃郁的民族特色深深地吸引著每一個人,第一套人民幣發行沒多久央行就開始收回過程,由于種種原因,紙幣的收回非常順利,一版馬飲水數量少,所以價值也就得到了完美地體現。
第一套人民幣中作為具有價值的,莫過于一萬元面額的“牧馬圖”。從該票券反面的蒙古文可見該主要是往內蒙古區域投進的人民幣,1951年5月17日發行,由北京印鈔廠印制。首先是該發行時刻僅不到4年,發行量少,且該鈔面額較大,投進區域多為游牧民族,對大額人民幣的運用與依賴度較低,這使得牧馬1萬的運用率與投進率都很低,終究使得該的存世極其稀疏。據悉,上世紀90年代的時分,該就現已價值數萬元,如今更是百萬身軀。
第一套人民幣能被收藏市場奉為“開山鼻祖”,因為其具有一些不可復制的特征,以及特殊的歷史意義。它的誕生,標志著新中國貨幣制度的建立,支持解放戰爭取得后勝利。發行時間短、數量少,是它突出的特征之一。
聯系人
電 話
微 信
Q Q
聯系人
電 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