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我國開始發行第一套人民幣,收藏界有句俗語“沒有一張1949年的紙幣,你就不算愛紙幣之人”,這句話很好的說明了第一套紙幣在收藏界中的地位,第一套紙幣發行時紙幣面額還很混亂,小至1元紙幣,大至一萬元,根據當時的購買力,可能一元錢的紙幣,根本無太大的作用,其中最為通用的是1949年100人民幣,這100元面額的紙幣剛好符合當時人民的生活現狀。
1949年100元人民幣一共有十種版本,其中是以大帆船版本由為出名和珍貴,紙幣左面印有大帆船墨畫,右面應有綠色花紋將壹佰圓3字鑲嵌在內,頂上寫有中國人民銀行字樣,對角處寫有阿拉伯數字100與大寫字樣,右上角缺少的壹字,成了不完美,他的不完美卻是多了些自然,,其正面為棕黃色背面卻為墨綠色,印有花紋和面額,他的四色印刷讓我們嘆為觀止,這哪里像是一張人民幣,更多的像是一件油畫一件工藝品。
由于1949年100元人民幣在1955年國家就開始回收,僅僅100天就回收超過了80%,而且當時人們的收藏意識薄弱,使得這張大帆船尤為稀少,位列紙幣十二珍之中,其價格也讓一部分收藏家嘆為觀止。
聯系人
電 話
微 信
Q Q
聯系人
電 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