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奇石收藏在收藏界異軍突起,掀起了新一輪的收藏熱潮。但是,不斷拍出天價的奇石也漸漸顯露出價格信任危機:奇石真值那么多錢嗎?另一方面,一些新的收藏品種開始進入人們的視線,其收藏價值也開始急劇攀升。
本報記者 董新華報道
云南龍陵縣,名不見經傳的“黃龍玉”,幾年間從幾毛錢一市斤飛漲至萬元以上。今年6月,第八屆中國銀川賞石旅游節上,一塊名為《秦俑》的戈壁石開出了人民幣10億元的價格。10月,廣西柳州第六屆柳州國際奇石節開張三天,僅其主展館——柳州奇石館就已累計接待石友超過5萬人次。本次為期15天的柳州國際奇石節,參觀石展和展銷活動的達20余萬人次,現場交易異;鸨。
“亂世藏糧,盛世藏寶。”上千萬甚至過億元的天價奇石,近年來屢屢曝出,一塊石頭幾十萬元、幾百萬元已成尋常事。目前,火暴的奇石交易和令人瞠目的價格,一方面表明奇石市場的繁榮,另一方面也越來越讓行外人看不透、行內人摸不清這小小頑石的真實價值。
目前,奇石市場已形成采集、運輸、變賣、加工、轉賣、再運輸、再轉賣、展出、收藏等一條完整的產業鏈。奇石收藏界素有“南柳州,北銀川”的說法。柳州、銀川兩地奇石交易價格成了全國奇石交易的風向標。僅銀川市,近幾年奇石年交易額都達上億元。而據統計,柳州市目前共有奇石銷售門面1000多家,加工場所近百處,專門從事市場購銷的人數達8000余人,加上采集、運輸等相關從業人員,總人數在4萬以上。
奇石業界資深玩家陳先生在接受《中國產經新聞》記者采訪時說,造成奇石市場火暴,價格一路攀升和畸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因素。一是奇石的自然和稀缺性。奇石緣于自然,不可再生。隨著近年來奇石收藏異軍突起,收藏愛好者和石農蜂擁到奇石產地,一輪輪地毯式搜索,其資源從迅速減少到稀少到稀缺。物以稀為貴,同時由于奇石資源的稀缺,獲得精品奇石的機會成本大增,價格自然也就一路攀升。二是奇石的唯一和獨特性。石貴于奇,一塊奇石,世上再也沒有與之相同的第二塊,黃金有價石無價。三是人們的生活條件逐步提高,奇石收藏隊伍不斷擴大,市場上流通的精品奇石逐漸減少。四是高端階層,如煤老板、地產商和商界精英的介入,加上一些團體和單位也紛紛出手,推高了奇石價格。像“小雞出殼”和“歲月”兩塊億元奇石分別被政府和一家大銀行天價收藏。五是人為借勢炒作。“天價奇石”價格水分很大,不排除背后有人暗中炒作。叫價幾千萬甚至上億元,說不定幾十萬、幾百萬就能成交。
據了解,文物古玩的最終價格一般是通過拍賣會拍出來的。而同樣作為欣賞把玩的奇石卻是個例外, 當前奇石價格缺乏相應的參照,還沒有形成規范的流通市場,由于缺乏標準,拍賣公司很少介入,買方只能根據自己對奇石的理解及經濟能力出價。“雖說奇石無價,但也不能離譜,否則,會帶來奇石產業發展的信任危機,進而傷及奇石收藏的根本。”陳先生對記者說。
聯系人
電 話
微 信
Q Q
聯系人
電 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