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清代開辦了國家郵政時,除了將小龍郵票和萬壽郵票加蓋使用外,另外還加蓋了一套高面值的郵票.加蓋的原票是海關造冊處所存的"紅印花稅票",原票面值均為3分,加蓋以后的面值有五種,既1分,2分,4分,1元和5元.從加蓋的字體來看,加蓋的阿拉伯數字2和4有大字和小字之分.另外加蓋1元的漢字"當壹元"也有大字和小字之分.所以,總共有8種不同的紅印花加蓋票。
紅印花加蓋票之所以珍貴,首先因為其中有些加蓋票發行時就極少.特別是小字"當一元"加蓋后覺得字體太小,不夠明顯,改為文字加蓋("當五元"只有大字加蓋一種).小字加蓋的數量只有50枚,現在存在世上可考者只有30枚.這30枚的加蓋形式有兩類.第一類加蓋偏低,既所加蓋的文字中英文"lDollar"將愿票中的"REVENUE"部分蓋沒,這一類有24枚;另一類是加蓋較高,"l Dollar"在REVENUE之上,有6枚.198*年從國外傳來消息,又發現現有第31枚和第32枚紅印花小字"當一元",并在國際市場上以高價拍賣成交。
"紅印花小字當一元"的存世票中,有一件(確切說是兩件)更加珍貴,那就是一枚加蓋了"八封戳"的舊票和一個新票四方連.小字"當一元"舊票是現存的唯一的一枚信銷票,故可稱為寶中之寶.在幾十年的悠悠歲月中,這枚郵票時而為華人集郵家所得,時而落入洋人之手.到了1944年終于被集郵家馬任全先生收藏.馬先生在1956年向國家捐獻的大批珍貴郵票中,包括了這枚小字"當一元"(小型元)舊票.另外一位集郵家王紀澤先生在1965年也把自己珍藏了20多年的一枚小字"當一元"新票獻給了國家。
紅印花小字"當一元"四方連原來也在外國人手中,后來被老集郵家周今覺先生幾經周折以高價收購.周先生年邁以后,將此件轉給上海集郵家郭植芳.后來,郭先生移居美國,迫于生計,不得不出售一部分珍藏的郵票.但這件方連始終留在他身邊.在他病勢沉重時,還囑咐家人決不能將此件珍品出讓給外國人,而寧愿低價讓給中國集郵家.
郭先生去世后,他的家人多次拒絕了外國集郵家的爭購.最后以20萬美圓低價格讓給了香港集郵家林文琰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