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光緒二十年(1894年)十月初十為慈禧太后60壽辰。當時郵政仍為海關兼辦。總稅務司赫德特提出印制紀念郵票,稱為“萬壽”郵票。全套郵票共9枚,圖案分別為:龍、壽字、五蝠、牡丹、靈芝、萬年青、蟠桃、鯉魚、帆船等,俗稱“萬壽”票。這套郵票共印了三次。首次是在1894年印的,通常稱為“日本版”。第二次于1897年印制,通常稱為上海版(下圖);第三次是1897年印制的,但未正式發行,通常稱“莫倫道夫版”。
慈禧壽辰紀念郵票(俗稱“萬壽郵票”)及其加蓋改值郵票,作為中國的第一套紀念郵票,繁多的版別以及加蓋改值后的復雜版式,使一代又一代的集郵者為之癡迷。
萬壽郵票全套9枚,由費拉爾設計,圖案分別為:五福捧壽(1分銀);騰龍戲珠(2、3、4、6分銀);鯉魚躍水(5分銀);五福捧壽、雙龍躍立(9分銀);五福捧壽、大清郵政(12分銀)和一帆風順(24分銀)。
萬壽郵票是中國第一套多圖郵票,9枚郵票的圖案各不相同;同時, 萬壽郵票又是中國第一套知道設計者的郵票。這個設計者,就是海關造冊處的德籍職員費拉爾。
萬壽郵票4分銀
1896年8月15日,費拉爾在上海寫了一份《大清郵政郵票和明信片 呈海關總稅務司備忘錄》,相當具體地記載了中國早期郵票,特別是 萬壽和蟠龍兩套郵票的設計和印制的過程,并附有一批海關郵政有關 郵票的文書往來的抄件。這份后人稱為《費拉爾手稿》的文件,是我 們今天了解當時郵票狀況的重要史料。
在《費拉爾手稿》中,費拉爾逐枚解釋了萬壽郵票的顏色、規格 以及圖案的布局,以下所引即出自手稿所載,只是略去了關于圖幅尺 寸、銘記和面值的說明。讓設計者自己來描述郵票的顏色和圖案,可 以更加準確地表達設計這些圖案的意圖。
萬壽郵票9分銀
這套郵票共分3種版別:公元1894年初版;公元1897年再版,此版原票為加蓋而印,并未正式發行;公元1897年改版,又稱為穆麟德版(舊稱“莫倫道夫”版),其為穆麟德贈送給清政府高級官員以及各國使節的。在原票之中除了試模、試色樣票非常珍貴之外,萬壽中縫漏齒票以及萬壽9分銀對倒郵票都是其中的珍品,其中萬壽9分銀對倒郵票一般認為是費拉爾故意制造的變體,其在全張的左下角,并只存在于原版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