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山東省戰時郵政加蓋“總局之章”郵票的發行資有定論。據香港潘塞良先生研究,用于加蓋的“總局之章”印章式樣有A、B、C、D、E五種,具體字型見文后圖示。
加蓋后形成蓋不同印章的五種面值共九種郵票。A型印章加蓋于紅色壹分票,綠色二份票,藍色五分票及黃色壹角票共4種;B型印章加蓋于紅色壹分票和綠色二分票共2種;C型印章加蓋于藍色五分票1種;D型印章加蓋于綠色二分票1種;E型印章加蓋于棕色五角票1種(見《中國集郵研究文選2002—2003年》潘鑒良論文)。另外潘先生在論文最后提到據傳有漏蓋“總局之章”的郵票存在,可惜潘先生未見過該漏蓋的實物。
現依據收集的實物資料談三點看法:
1、“總局之章”印章式樣除潘文論述的A、B、C、D、E五種外另存在第六種F型,規格為10毫米*10毫米。
2、五種印章的規格除A型和D型外,筆者依實物實測B型規格為9毫米*9.5毫米、C型為8.5毫米*9.5毫米、E型為7毫米*8毫米都與潘先生論述有異,是否存在多種規格的同式印章需挖掘待證實?
3、五種面值的“山東戰郵”原票加蓋“總局之章”后形成的品種大大多于九種,潘先生論文中論述的僅為小部分而已。
蓋有F型印章的舊票和漏蓋“總局之章”印章的郵票
楊蘭祺 摘自《中國集郵報》2005年第29期
拙文《山東戰郵“總局之章”郵票印章式樣》中談到除香港潘鑒良先生已論述的五種“總局之章”印章式樣外另存在第六種即F型的印章,該印章式樣在許多圖典中均有記載,但沒有印章的規格尺寸。按理潘先生不可能不知道此事,估計是疏忽或者是未見到實物而不能確定吧?現依據收集的實物資料首次批露蓋有F型印章的舊票和漏蓋“總局之章”印章的郵票供愛好者研究和鑒定。
1、黃色壹分(上次披露的為藍黑色壹分加蓋紅色印章)加蓋紅色F型印章銷黑色33年2月3日(1944年2月3日):“棲霞戰郵代辦所”手填日期單線三格式日戳的六方連舊票,該六方連舊票的右下角一枚為倒蓋印章的變體票,印章規格為10毫米*10毫米。
2、紅色壹分加蓋紅色D型印章的銷黑色“山東”點線三格式日戳的橫雙連舊票,左邊一枚為漏蓋,印章規格為7.5毫米*7.5毫米。
3、紅色壹分加蓋紅色B型印章橫雙連新票,右邊一枚為漏蓋,印章規格為9毫米*9.5毫米(圖2)。上述郵品是筆者編組的《山東省戰時郵政“總局之章”郵票》一框郵集中的三件展品。
驚喜之余的困惑
王景文 摘自《中國集郵報》2005年第34期
《中國集郵報》2005年4月8日和19日連續發表了兩篇關于山東戰郵“總局之章”郵票的文章,我們從作者文中的“論文中論述的僅為小部分而已”及“上述郵品是筆者編組的《山東戰時郵政總局之章郵票》一框郵集中的三件展品”的口氣來看,可能還有更多的珍罕郵品將陸續披露。我想,這批郵票的發現,肯定將會極大地豐富我國解放區郵票的寶庫,將填補山東解放區郵史上的許多空白,有可能解決一批因戰時檔案不全而造成的許多懸案。作為一個熱衷于山東解放區郵票郵史研究的老郵迷得知這一信息,自然是喜不自禁。
不過,在兩篇郵文都認真讀過之后,我又感到有點困惑不解:老集郵家們追尋一生難得一件的珍稀郵品,一下子大批出現,甚至能編成“一框郵集”,實在令人不可想象,或者說難以置信。從郵票圖形看,十分逼真,看不出疑點。當然,要辨真偽,必須看到實物,而且要有一定的水平和經驗。
后來,外地有電話來,囑找一定仔細觀察,并提出個人看法。于是,我重新仔細閱讀,逐漸地產生了困惑。現在雖然未見實物,看法也拿不準,也遵命將不成熟的看法提出來,供同好研究:
(1)依我看,兩文所附5枚地圖1分票,原票的版式是完全相同的,這說明它們是同一批新票,可是查遍各種區票圖錄(其中包括已故林崧先生的舊藏和拙藏的幾十枚),1分票的版式,未見有與此版式相同的。為何?也可能這是一種新見版式?
(2)據文中談,原票的顏色有“黃色1分”和“藍黑色1分”,筆者也聞所末聞,如是真品,也該是新發現了。據知,地圖1分,只有朱紅、紅、淡紅、土黃等顏色。僅1985年10月全國郵展上,出現過一枚藍色1分票,引起大家懷疑,真假不清。也可能這次會找到根據,解決這個問題?
(3)漏蓋雙連票上的半個山東郵戳,我看并非當時通用之戳,而且點線似為手描,雖清卻不看真。這也可能是我犯了“杯弓蛇影”的毛病?
(4)作者文中,對所列之第一件漏蓋“總局之章”郵票,是這樣描述的:
“黃色壹分(上次批露的為藍黑色壹分加蓋紅色印章)加蓋紅色F型印章,銷黑色33年2月3日(1944年2月3日)‘棲霞戰郵代辦所’手填日期單線三格式日戳的六方連舊票。該六方連舊票的右下角一枚為倒蓋印章的變體票,印章規格為10毫米10毫米。”
這實在是一件“大奇珍”品,可惜不知何故,郵文中未附此圖,所以筆者未能得見芳容。
我說它是“大奇珍”,理由是:除了“總局之章”郵票本身就是罕品外,此票還加上以下5奇:1.票色稀奇(黃):2.郵戳特早(使用時間特早的棲霞戰郵代辦所戳,也是目前發現最早的戰郵代辦所日戳);3.郵票使用特晚(“總局之章”郵票應在1943年4月前使用,此票卻是1944年2月3日);4.六枚大方連票(以往,雙連也不曾見過);5.尚含一枚倒蓋變體票。
“5奇”集于一身,而且,此物將改寫“總局之章”未在膠東使用的歷史。
山東區票突然出現這樣的“大奇珍”,難免使我“如在夢境”,有點不敢相信。
現在,我尚未見到實物(其實即便見到實物,以我之水平,也未必能辨真偽)。這里,僅就報紙上刊登的文圖,提出我的看法和疑問。希望作者和高明郵友能夠為我解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