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1元紙幣屬于我國發行的第四套人民幣,為適應經濟發展需要,健全中國貨幣制度,方便貨幣的流通使用和交易核算,中國人民銀行自1987年4月27日起發行第四套人民幣,第四套人民幣不管在設計思想還是風格和印制工藝上都有一定的創新和突破。截止至現在,已頗具收藏價值。
消耗量大
九十年代,我國主幣中的1元、2元消耗量特別大,因此,央行分別發行了80年版1元、90年版1元、96年版1元、80年版2元和90年版2元。其主要原因是因為當時全國各地的消費水平較低,對1元、2元紙幣的使用量較大,加上過春節時人們用1元2元封利是,使每年年底1元2元紙幣的消耗量特別大,這也間接造就了1990年1元紙幣存世量的稀缺。
生產與發行時間較短,存世量少
1990年1元紙幣是1995年3月1日發行,從1994年開始生產到1997年4月1日截止生產,過程持續只有短短兩三年的生產時間,比第四套紙幣其它面額和幣種的生產時間都短很多,這也造成了1990年1元紙幣生產總量不多的狀況。在近十年的收藏中,大多數人的思維都認為年份越久的版本存世量一定較少。因此,人們選擇大量收藏80年版的1元券,反而對1990年1元紙幣不怎么看好。這也間接造成1990年1元紙幣沉淀在民間的存世量不多。而銀行方面又將其用來應付日常的支付,消耗量特別大,故而造就了1990年1元紙幣的實際存世量比80年版1元券存世量更少。
由于1990年1元紙幣消耗量大,社會出現供不應求的狀況,央行從印刷方面進行調整,將正背面凹印的80年版1元調整為印刷正面凹印的90年版1元。等到了96年版1元,國家為加快印刷速度,減少廢品,重新改為票面正背面膠印印刷,同時,紙張也從古錢水印變成了國旗五星水印。因此,1990年1元紙幣成為第四版人民幣中首個變更印刷的品種,再加上其使用時間短,存世量稀少,其收藏價值顯而易見。
聯系人
電 話
微 信
Q Q
聯系人
電 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