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是我國古典小說中一部偉大的現實主義巨著。小說結構宏偉,情節復雜,語言豐富,描寫細膩,人物形象無不血肉飽滿,個性鮮明,栩栩如生,書中錯綜復雜的政治場景,千頭萬緒的生活細節,都安排得井然有序,協調統一,充分顯示了小說高度的思想性和藝術性。它以其輝煌的成就,在世界文學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中國人民銀行于2000-2003年花了三年時間,將此巨著也搬上了我國的貴金屬紀念幣上。
2002年9月3日發行中國古典文學名著《紅樓夢》彩色金銀紀念幣(第2組)一套,其中一枚5盎司彩色銀幣背面圖案為“群芳夜宴圖”。該幣取材于“壽怡紅群芳開夜宴,正處于榮國公府‘烈火烹油、鮮花著錦’”的鼎盛之期,已漸漸地顯出強弩之末的態勢,在這“無可奈何花落去”的“芒種”時節,群芳聚首怡紅院,為寶玉祝壽。
畫面中,呈現著典型的滿族風情,炕上并排放了兩張桌子,壽星寶玉坐炕頭,寶釵、寶琴、香菱、李紈、史湘云、探春、林黛玉七位女客人依次入席,環環而聚。此時大家已依寶玉的提議“脫了大衣裳”,幣面難得一見的簡裝更彌漫了一種輕快的氛圍,各人也卸下了平時的華裝與壓力,釋放著一臉舒暢的清新。天色已晚,但眾人全無倦意,個個顯得精神抖擻,興致勃勃。彩色移印下,明快的色彩渲染使人物顯得神情愉悅,精神飽滿。盡管人物眾多,但經過合理的布局,坐姿、站姿形態各異的穿插,幣面并不顯得擁擠,反而在熱鬧中讓人感受到一種空靈的暢快。細雕的帷幔在本色的烘托下清雅怡人,更增添了幣面的唯美之境,也為“盛極而衰”的家族將落下帷幕作了暗示式的鋪墊。寶玉的高談闊論,少女們的嘻笑附和,組成了一場榮國府有史以來最熱鬧最典型的一次高雅盛宴,熙熙攘攘,喜氣洋洋,重現了小說中作者曹雪芹所描繪的“樂也融融”的場面。兩旁淡花素飾的帷幔在本色細雕下倍感清雅,更烘托了幣面的高雅格調,但與彩色移印顏色強烈的反差之中,又有暗喻一個權貴家族將走向衰落之意象。
聯系人
電 話
微 信
Q Q
聯系人
電 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