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1元紙幣印刷是兩面凹印,它的印刷特點不同于之前的人民幣,1990年1元紙幣開始,在此之后的人民幣版本,印刷技術得到了改進,變成兩面膠印印刷,這樣既減少了不必要的浪費,也提高了印刷制作的效率,現在第四套人民幣已經退出貨幣流通市場,所以說現在的第四套人民幣我們的國家就不再印制了,我們手里存儲的那些第四套人民幣就屬于收藏品了。
第四套人民幣一元紙幣共包含了三個版本,除了80版和90版之外,還有一個96版,1元紙幣外觀和其他兩個版本是一樣的,票面的主色調是深紅色,正面的圖案是兩個少數民族少女的頭像,一個是侗族,一個是瑤族;背面的圖案則是我國的標志性建筑綿延萬里氣勢磅礴的萬里長城,展現了我國的大好河山。
1990年1元人民幣與第四套人民幣的其他版本人民幣相比,發行的時間并不是最短的。但只在很多人看來,人民幣發行的數量和版本存世的數量是與發行時間的長短成正比的,如果某款人民幣的發行的時間短,就會有很多人對這款他們心中認為少而珍貴的人民幣進行收藏。其實,1990年1元人民幣地制造在94年開始,97年就停止生產了,它的制造時間只有3年,非常短,只有就導致1990年1元人民幣成為第四套人民幣中存世量最少的一個版本。
90版1元它的生產量少,消耗量大。這主要是因為,在90年代之前的時候,社會遠沒有發展到當今社會的水平,那時比較貧窮,很多我們想在認為稀松平常的事物,在那個年代都是想也不敢想的。生活水平低,相應的人們也就很節儉。那時在春節之際,每家每戶包的紅包大多是1元和2元,那時1990年1元人民幣的需求很大,就連銀行里的1元也不是很充足。所以,1990年1元人民幣的消耗量巨大。
由于1元紙幣消耗量大,社會出現供不應求的狀況,央行從印刷方面進行調整,將正背面凹印的80年版1元調整為印刷正面凹 印的90年版1元。等到了96年版1元,國家為加快印刷速度,減少廢品,重新改為票面正背面膠印印刷,同時,紙張也從古錢水印變成了國旗五星水印。因此,1990年1元紙幣成為第四版人民幣中首個變更印刷的品種,再加上其使用時間短,存世量稀少,其收藏價值顯而易見。
聯系人
電 話
微 信
Q Q
聯系人
電 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