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年生肖金銀幣發行,幾十年間設計風格多次改變,金銀幣由最初采用同一圖案到圖案各異,再統一圖案,反反復復,其間又再三增發新品種,一輪結束后續發第二輪、第三輪,至今已發行三百余枚,然而,眾多生肖金銀幣在各年是怎樣設計的呢?
正面圖案,第一輪為中國各地著名建筑:北海白塔(雞)、天壇(狗)、頤和園(豬)、前門(鼠)、頤和園石舫(牛)、故宮(虎)、黃鶴樓(兔)、長城(龍)、山海關(蛇)、曲阜大成殿(馬)、岳陽樓(羊)、滕王閣(猴)。前6年選取的范圍集中在北京地區,兔年才開始擴大至全國。
第二輪前10年的正面圖案延續第一輪,繼續選取中國各地著名建筑:西安鼓樓(雞)、沈陽故宮鳳凰樓(狗)、雍和宮萬福閣(豬)、成都望江樓(鼠)、南京明遠樓(牛)、長城八達嶺城樓(虎)、上海豫園(兔)、揚州五亭橋(龍)、鸛雀樓(蛇)、沈陽故宮大政殿(馬)。從選用的建筑中看不出任何規劃,總體上似乎是以名樓為主,可其間又夾雜著橋和殿。揚州五亭橋從其名稱中亦可判斷出橋上建筑為亭,就算屬于樓閣類,五亭橋的本質也是橋;沈陽故宮大政殿屋頂為八角重檐攢尖式,八面出廊,類似樓閣實為滿清風格的帳幄式宮殿。而正宗樓閣的代表,四大名樓之一的蓬萊閣卻始終未被列入。即便如此,以上總算還能歸為同一選題。豈料這一輪的最后2年風格突變,讓一輪的風格保持統一并非是什么原則性問題,難道連2年的時間都等不得?
新的圖案選用古代器物或民間藝術造型:漢代象形羊紋瓦當及稻穗裝飾圖、民間剪紙猴裝飾圖案、古代青銅器雞形裝飾及雞冠花裝飾圖案、古代青銅器犬型帶鉤及裝飾圖案、民間剪紙生肖豬及吉祥植物裝飾圖案、民間藝術麥芽糖鼠造型及吉祥植物裝飾圖案。這個古今混搭,一致性差的設計思路也只持續了6年,在跨越第二輪后2年和第三輪前4年后,正面圖案再次中途變更,從2009年起至今均為國徽襯以連年有余吉祥紋飾。
1988年至1999年發行的1盎司精制幣,其正面圖案也存在著的同樣問題,除第一年為天壇外,之后11年均統一為國徽。從中可以看出,這個新系列當初也是沒有規劃。等第一枚發行后,才制定出統一正面圖案的原則。
2000年至2011年發行的扇形金銀幣,正面圖案采用長城的關隘:山海關、澄海樓、黃崖關、慕田峪、八達嶺、居庸關、清遠樓、邊靖樓、雁門關、娘子關、甘肅酒泉鼓樓、嘉峪關。全套扇形幣擺放在一起,首尾相連組成一個圓形,從萬里長城第一關山海關到嘉峪關,構成了一幅明長城的全景圖,這個設計非常有創意。更可貴的是,這組幣堅持住了自己獨特的風格,沒有在2009年的大變更中被同化。稍有疑問的是所選長城的關隘是否最具代表性,清遠樓,河北宣化鐘樓;邊靖樓,山西代縣鼓樓;甘肅酒泉鼓樓,這三處只是長城沿線重要城鎮中的鐘鼓樓,嚴格來說并不能算作長城的關隘。而長城還有諸多關隘備選,如:九門口、金山嶺、古北口、黃花城、紫荊關、平型關、得勝口、偏關、鎮北臺等。其中不少關隘的名氣及代表性遠勝于上述三個鐘鼓樓。
背面圖案,采用中國著名畫家徐悲鴻、劉繼卣、齊白石、張大千等人創作的生肖形象。少數年份選用的是古代畫家的畫作,如1985年唐韓滉《五牛圖》,1991年南宋陳居中《開泰圖》,1994年清郎世寧《寵犬圖》。雖然存在著古今混雜的問題,如果全部是選用近現代畫家的畫作將更加完美,但總體上情況要好于正面。僅有個別年份例外,如1988年龍的形象不是由著名畫家創作;2002年馬年普制金銀幣(金1/10盎司,銀1盎司)采用裝飾性馬頭圖案。
這個相對一致的設計風格,在2009年隨著正面圖案的更新也相應的做出了改變,至今均是以當年的生肖造型襯以裝飾的生肖頭部為背景。
在這一波的變更中,2000年至2011年發行的扇形金銀幣,其背面圖案的設計沒能像它的正面那樣堅持。后3枚裝飾風格的造型在前9枚名家畫作的反襯下格格不入,顯得十分刺眼。
2009年的改變是以圓形金銀幣開啟新一輪為起點,但愿這次能堅持下去。同時希望決策部門能認真規劃今后的發行計劃和設計理念,不要再以長官意志為主,領導說變就變,完全不考慮各品種起止時間不同,各自內部需要保持風格統一的實際情況。一刀切式的簡單粗暴做法只能彰顯領導的無知和短視,無助于展現其決策的英明。
聯系人
電 話
微 信
Q Q
聯系人
電 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