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的《中國集郵大辭典》中也只記載:“‘文化大革命’中未發行的一套郵票。1967年6-8月間,為紀念井岡山革命根據地創建40周年,擬發行這套紀念郵票,全套2枚。影寫版。北京郵票廠承印。準備正式發行時,接到有關部門取消發行的指示,故該套票未發行。”所以關于該票突然取消發行的原因,官方始終一直未透露過內情。目前,這枚“大藍天”取消發行的原因和為什么會流入社會有多種說法。
一種說法是因為其中一枚圖案是毛主席與林彪在天安門城樓上合影,在審查時由于主題不符合歷史事實而未獲通過。紀念井岡山革命根據地沒有朱德,那是嚴重違背歷史的,但當時若在郵票上印有朱德的形象,又勢必會遭到“四人幫”的極力反對。林彪也考慮到此票的正式發行,會引起老同志的公憤,因而圖樣送他審閱時,他寫下了“不要出”三個字。這套郵票計兩枚,第一枚圖是毛主席像,第二枚即是毛主席和林彪在天安門上,面值8分,郵票規格為52×38毫米,齒孔度數和整張枚數均不詳。在接到取消發行和全部印樣即行銷毀的指示后,由于銷毀過程中管理不嚴,第二圖的少量試印票不脛而走,流入社會。
另一種說法是1967年9月8日是毛主席創建井岡山革命根據地四十周年,郵電部決定發行一套紀念郵票,準備在國慶節發行,編號為“文5”,全套4枚,“大藍天”為第一圖。當年8月9日打出印樣,因有林彪像均須領導批準才能發行,后一直未批,又因紀念時間已過不再適合發行,將印出的全部銷毀。銷毀過程中不慎流出少量。據知只發現香港存有全套該票,第一圖“大藍天”不過10枚。
還有一種說法是有關部門負責人在審查該票時,將樣票留下,后被其孩子在“文革”后拿到社會上出售,即流傳于集郵界。這枚圖案采用的是文化大革命時毛主席與林彪在天安門接見紅衛兵時的照片設計的郵票,社會上流傳出現的僅見其新票,未見有投入使用過的信銷票。而第一枚毛主席像郵票,估計當時已全部銷毀,未見有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