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古代還是現代,美術的發展都是起源于生活,伴隨著社會生活的變遷而變化,讓各個時代的風土人情都展示在一幅幅畫作中,畫風純樸、生活氣息濃 郁、內容親切感人、形象鮮明生動的特點讓各類工藝品趨之若鶩的拓印其圖形在其產品上,且備受各階人士喜愛,其中以民俗畫《嬰戲圖》為創作元素的產品更是熱 銷于海內外。
為了讓世界認識全新的民俗畫,傳播中國傳統文化, 1994年我國發行了中國古代名畫系《嬰戲圖》系列金銀幣,此套金銀幣共有七套,其中以宋代宮廷畫師繪畫的《子孫和合圖》為背面圖案的銀幣最為吸引我的眼 球,這枚銀幣中的“俗”畫,透露著人們對未來充滿了希望和憧憬,以及渴望多子多福、和樂美滿生活的美好祈盼,有著天下大同百姓安居樂業的“雅”致。
幣面極具中國風,全局以淡化背景、鏡面的留白的表現手法,凸顯了三名孩童戲水船的情景,并以五爪龍 紋瓷缸種植的粉紅荷花、嫩綠荷葉映襯人物,使之讓幣面主題擷取童“子”、“荷”花的諧音而成“子孫和合”之寓意,而白胖活潑的孩童透露出追求福多之多的吉 祥意義。從幣面可以讓人感受到一種靜而樂的氣氛。孩童體度如生,面容就如顧炳所述“熟述之啻相與言笑者,可謂神矣。”在雕刻中,將原畫中的柳樹、月季等剪 除,預留的背景通過鏡面處理,并無雕琢的痕跡使幣面更加簡練,零星點綴的雜草看似隨意卻別有新意,適時的打破了留白,用點狀的分布演繹著靜幽的氣息。這種 巧妙的處理不僅豐富了畫面,也微妙的映襯著時下寧靜安逸的生活情趣,純真且自然。
畫面的孩童憨態可掬,手持含苞待放的荷花,側身相依的孩童笑意盎然,微探的虎頭專心致志地看著身前 牽著水中船頭引線的孩童,船身滑破碧波,蕩漾的漣漪演繹著水的韻律,動靜間韻味無限。年紀略大的孩童屏住呼吸,小心翼翼捧著掌中的紙船,意欲放入水中,一 競高低。輕重、長短、轉折、頓挫的線條功力,細膩地刻畫了孩童的服飾,從挽袖坎肩篤厚、方正的筆劃,到短衫流暢圓潤的行筆,皆勾勒精勁,雕刻精細,展示了 雕刻者的高深造詣,充分展示了原作的優勢,再通過鏡面、噴砂細致的詮釋,給您呈現的是一個童趣盎然的孩童世界。
胖胖的臉蛋,細膩圓潤的小手,稍胖的身軀,四肢流暢的孩童刻畫細致入微,使得孩童豐潤、可愛的模樣 躍然紙上,栩栩如生,帶給您最純粹的美學享受,而精湛的鑄幣技術及能滿足您的視覺欣賞趣味,又能在“俗“畫中觀賞古代民俗中最富趣味的場景,可謂是將傳統 文化與現代技術最恰如其分地融合。銀幣折射出的太平穩定的社會景象,無疑也是現代人的祈盼,渴望多子多福、和樂美滿生活的憧憬更是不分古今!因而《嬰戲 圖》才從民俗畫中演變成一個獨立的畫種,并且漸漸成為工藝美術中不可缺少的表現題材之一。
從1994年發行該枚銀幣起,8500枚的數量早以被市場消耗殆盡,無疑該銀幣成為了老精稀中的一 員,兼具很高的收藏與投資價值。在孩子的眼中總能看到天堂,看到一份純真,而這一份純真無疑是現在社會人士快樂的源泉,孤燈自賞銀幣,細細回味屬于自己的 純真,難道不是最好的休閑方式?
聯系人
電 話
微 信
Q Q
聯系人
電 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