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枚1盎司銀質紀念幣背面圖案為抗戰時期的陳云正面像。觀其幣面,陳云的上半身像占據了幣面左側,艱苦的生活條件讓陳云略顯消瘦,但卻難掩眉宇之間的逼人英氣。幣面人物采用多層次噴砂技術,突出表現了陳云憂國憂民情懷下堅毅的神情。細致的雕刻技術把陳云衣衫間的褶皺表現得活靈活現。硬幣背面采用鏡面底面,幣面中央輔以長條延安寶塔山風景畫卷!拔∥毸,滾滾延河水”,延河大橋橫臥在前,不遠處的寶塔山林木蔥郁,寶塔立于畫面右上方,與左側陳云像交相輝映,凸顯陳云抗戰時的憂國憂民。
另一枚1盎司銀質紀念幣的背面圖案則選用了社會主義建設時期的陳云肖像作為主圖案。幣面上的陳云同志歲月痕跡初顯,他右手托著下頜,那深沉的目光以及拳頭觸及嘴唇的姿態,無不表現出此刻陳云正在思考著社會主義的建設方向。他的思緒是沉郁深邃的,精細的雕工又使得陳云同志在沉穩凝重的姿態中體現出其特別的內在“動”感,不自主地引人跟著陳云一起思緒飛揚。而高樓林立的工業建筑裝飾圖案,則體現了陳云對社會主義建設做出的不朽功績。
最后一枚1/2盎司金質紀念幣,背面圖案采用改革開放時期陳云肖像。與銀質紀念幣不同的是,該幣面放棄了人物肖像輔以裝飾圖案的設計,以人物頭像作為主體圖案,幣面下部做半月形噴砂裝飾。設計師用細膩的刀工清晰地雕刻出陳云的五官,著重凸顯出陳云清癯的容貌,塑造了他自信、從容、睿智的形象。而此次的幣面設計也頗為討巧,幣面背景空無一物,卻充滿了涵義。眾所周知,改革開放時期,中國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無論選用哪個畫面來作為此時期陳云的標志性貢獻都有失偏頗。此處設計師采用了留白的設計,無疑是賦予了泉友更多的想象空間。所謂留白,從設計師的角度,是言有盡,而意無窮;而從賞析者的角度,就是自向空中尋妙理,且從無處道情懷。留白之美,就在猜想之間。
聯系人
電 話
微 信
Q Q
聯系人
電 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