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悲鴻簡介:徐悲鴻(1895年7月19日~1953年9月26日),漢族,江蘇宜興人,生于中國江蘇宜興屺亭橋。中國現代美術事業的奠基者,杰出的畫家和美術教育家,尤以畫馬享名于世。其自幼隨父親徐達章學習詩文書畫。1912年17歲時便在宜興女子初級師范等學校任圖畫教員。1916年入上海復旦大學法文系半工半讀,并自修素描。先后留日、法,游歷西歐諸國,觀摹研究西方美術。1927年回國,先后任上海南國藝術學院美術系主任、中央大學藝術系教授、北京大學藝術學院院長。1933年起,先后在法國、比利時、意大利、英國、德國、蘇聯舉辦中國美術展覽和個人畫展。
徐悲鴻憑借著他的天才智慧、堅毅的精神和畢生的努力,成為近現代中國畫壇上少有的能夠全面掌握東西方繪畫技法的藝術大師,也籍此成為第一位登上現代紀念幣的現代畫家。金幣的背面圖案是徐悲鴻的《雄獅圖》,獅子代表壯美、崇高,是中華民族的象征。徐悲鴻以獅喻人、托物抒懷,用精神抖擻、豪氣勃發的意態表現反法西斯力量會師高山之巔,期望抗戰最后勝利,以此來表達自己的愛國熱情。因尺幅所限,金幣用的只是《雄師圖》局部,無法完全展現原來作品氣壯山河、悲壯奮起的恢弘氣勢,因此另辟蹊徑。方寸之間的雄獅浮雕層次分明,實體感強烈,以其生動逼真的形象和沉著雄健的浮雕手法,使蓬勃積極的精神力量傳達于受眾。兩枚銀幣的背面圖案分別是徐悲鴻最擅長的《奔馬圖》和《貓圖》,圖案形神兼備,把徐氏作品的精華部分濃縮到金銀幣上,讓它們在方寸之間放出異彩。
聯系人
電 話
微 信
Q Q
聯系人
電 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