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拾圓火車大橋(甲,俗稱紅面或紅火車)(乙,俗稱藍面或藍火車)。
兩版紙幣的收藏特征:
(A)票券顏色:(甲)券正面顏色為紫紅色、淡藍色、桔黃色。背面顏色為藍色、淡青色。(乙)券正面顏色為深藍色、紫色、淡綠色。背面顏色全為深紅色。
(B)票幅規格:(甲)券:132×70mm;(乙)券:133×69mm。
(C)紙張:都為無水印;但是(乙)券有厚、薄紙之分,薄紙較稀少。
(D)印距:(甲)券總經理章、副經理章為直接和圖景同時膠版印刷,不是像號碼般后來再用凸版印刷方式加印在圖景上,因此,沒有如(乙)券有印章距離38~40mm的差別。
(E)停用時間:兩者都在1955年5月10日。但由于第一套人民幣是在解放戰爭時期發行,印刷品質無法和太平盛世年代的高標準相比;因此,顏色些微的深淺不同,票券尺寸1~2mm的差異,圖案位置小偏移,這些現象都無法避免;甚至,有時候偶而也有嚴重位移、漏印、倒印等各式各樣變異的情況發生。
(F)正面地紋:都是“中國人民銀行”六個字和花紋組成,(甲)券為淡藍色,圖紋大致都清晰;但是(乙)券為淡綠色,實物上有的票券由于地紋顏色印得太淡,幾乎完全無法辨識它的存在;但是也不排除有漏印地紋的情形發生,因此市面上有所謂無底紋藍面伍拾圓火車大橋的出現。
(G)暗記:(甲)券正面右圖橋下有“人”、“民”二字,背面中間車燈上方有一“E”字;至于其他所謂“5”、“第”暗記,則有待進一步觀察、研究。(乙)券正面右圖橋下有“人”、“民”、“文”三字;背面右框框邊中央的“乙”字,樣票上并沒有,補號券至今也未見;但是正票實物上;冠字<I II III>號碼首位數0~1,大部份都是無“乙”字的;而冠字<I II III>號碼首位數2以后和冠字<I III II>目前發現都是有“乙” 字的;因此,(乙)券應有兩種不同版別,無“乙”字版則相對稀少許多。
聯系人
電 話
微 信
Q Q
聯系人
電 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