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10月20日,1949年200元割稻紙幣發行,1955年正式步入收藏領域,目前這張200元紙幣市場走勢良好,日后是否會一直持續下去無法預測。
200元割稻紙幣整版票面設計一點都不俗套,正面跟反面的主色調都是藍色,正面主要是割稻圖,反面是花符,此玫錢幣無水印,無底紋,但有暗記,正反面都有,再就量力而行為當時條件的局限性,所以產生了一些不是完全一致的面值票種,印刷方面體現的比較明顯,如顏色的把控。
1949年200元割稻收藏價值得到了大眾的認可與關注,主要因為:
一,它是一版幣的成員,自然會受到身份的影響,一版幣頭上的光環對于這枚200元割稻還是有積極促進作用的;
二,數量,錢幣收藏品向來都是以量少為王,所以數量的稀少也是價值的影響因素;
三,意義,割稻這樣一個簡單的活動其實反映出的是我們國家以農業為主的國家,同時展示了農業對于社會,對于經濟,對于其它方面的重要性。
一枚富有時代色彩、富有意義的的幣種不僅是一枚藏品,更是文化與精神內容的傳承,200元割稻紙幣在未來市場上一定會有更廣闊的發展空間,未來走勢也自然會很可觀。
聯系人
電 話
微 信
Q Q
聯系人
電 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