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元推車圖券上可以看到,從紙幣票正面和背面均用正楷寫有中國人民銀行字樣和貳拾圓面額漢字。第一套人民幣都如此采用了中文正楷字,這表示人民幣是中國的票子,是由中國人民銀行發行的。人民幣發行之前,民國時期銀行所發行的票子,正面的行名和金額等用中文,背面的行名等則用英文。正面看是中國的銀行發行的票子,背面看像是外國的銀行發行的票子。這是我國殖民地、半殖民地社會在貨年印制上的一種反映。
當時任華北人民政府主席兼華北財經辦事處主任的董必武認為,人民幣為中國廣大人民群眾所使用,一定要民族化方便廣大人民群眾識別和使用,故決定人民幣的背面除用阿拉伯字外一律用中文正楷字,以掃除我國半殖民地社會的痕跡在錢幣上的反映,從而使人民幣票版實現了民族化。
第一套人民幣20元推煤車的規格為長120毫米,寬64毫米,采用四色膠印。主色為藍綠色。背面主色為深綠色。該券由天津人民印刷廠和北京印鈔廠印制,于1949年2月5日至1949年5月10日完成。票券紙色黑暗,無水印。紙幣面底紋由中國人民銀行 和花紋組成。正面中間主圖中推車人身后有C字暗記。背面暗記有2、0,分別隱于左側花符右下和右側花符左 下。該套人民幣停用時間為1955年5月10日。
聯系人
電 話
微 信
Q Q
聯系人
電 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