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出土文物(青銅器)紀念金幣(第1組)共4枚,正面圖案均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年號,并刊“中國出土文物青銅器”字樣;背面圖案分別為青銅器“象尊”、“犀尊”、“雙翼神獸”、“錯金豹”,并刊說明文字及面額。金幣分為1盎司1枚、1/2盎司1枚、1/4盎司2枚,成色為91.6%,發行量均為1000枚。
從中國出土文物(青銅器)金銀紀念幣(第1組)幾枚幣選擇的青銅器形制看,選取的均為動物形的青銅器,其中的象尊、犀尊為酒器,雙翼神獸和錯金豹為藝術神品。象、犀牛體格壯碩,力大無窮。從商代到戰國,人們把象和犀牛視為神奇的動物,并創作了很多帶有象或犀牛等形象的酒器。雙翼神獸、豹或是張牙舞爪,或是兇猛異常,襯以各種紋飾,表現了當時人們對自然力量和圖騰的崇拜。
我們先來看看象尊。象尊是商周時祭祀禮儀中使用的盛酒禮器之一。全器為象形,上揚的鼻為中空,也是酒器的流口,象鼻末端是一組虎、鳥組合,鼻下有一蛇紋;象眼炯炯有神,象額有渦狀蟠虺紋一對;耳正面為云雷紋,背飾鳳紋;器表飾龍紋、獸面紋。獨特的造型加上這些精美的紋飾,真是巧奪天工,讓人驚嘆不已。
呈現在幣面上的象尊造型用驚嘆這個詞已經不足以形容它帶給我們的感受。為了在純金材質上最大限度地表現器物,設計者并沒有用其他紋飾雕琢,基本上是還原象尊本來的風采,除了文字說明和面額外,基本都做鏡面處理,因為鏡面更襯托出了象尊的精美。
設計師選擇象尊側前方視角為表現點,鏡面的玲瓏剔透,加上微凝霜雕刻,青銅文化和金銀幣工藝得到了完美的結合,在有限的畫面內,真實立體而又充分展現了象尊那充滿神秘色彩的紋飾藝術。在放大鏡下每個紋理都那樣清晰、流暢,精美的青銅器在方寸之地似乎有了靈性,靜靜地體會,它仿佛將你帶到3000多年前,宴席之上,奴隸主們觥籌交錯、盡情暢飲的場景。
犀尊其準確名稱應為“錯金銀云紋銅犀尊”。幣面之上的犀尊目視前方,昂首屹立,頭部有一前一后的雙角,雙目炯炯有神,肌肉線條結實有力,將犀牛的力量感很好地表現了出來。
聯系人
電 話
微 信
Q Q
聯系人
電 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