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12月1日,第一套人民幣開始發行,第一套人民幣上的很多畫面,都反映了建國初期欣欣向榮的新氣象。第一版人民幣的印制,采用了七種技術,分別是石印、膠印、凸印、凹印、凸凹合印、凸膠合印等,防偽手段和暗記數量很多,其中惟一的狹長幣壹仟圓第一版“耕地”正背面共有18個暗記,貳佰圓“萬壽山”正面的暗記是解放全中國,背面是擁護毛主席提出的和平談判條件。由于高超的工藝很難仿制,故當時幾乎沒有假鈔。 從壹圓券至伍萬圓券,第一版人民幣共有12種面額、62種版別,其中1951年發行的壹萬圓“牧馬圖”和1953年發行的伍萬圓“新華門”等品種,當年本來就發行得很少,且又經過市場多年的使用損耗,現實際保存下來的全新挺版已極其罕見。
現今第一套人民幣造假很多,以下是對伍萬圓新華門紙幣防偽要點的分析:
有菱花水印;無底紋;是一版幣中極少數有水印的品種,因為面額最大,因此防偽由此需要。
暗記:正面左側大花符左下花卷間有“人民”
正面左下角萬字上有“中”
正面新華門石獅下有“人”、“工”
正面新華門右下樹中有“民”
正面右下角萬字上有“中”
背面中心拖拉機左下有“民”
背面行名左下花卷中有“5”是最大面額票券之一,較珍稀;是發行時間最晚、流通時間最短的票券之—。
聯系人
電 話
微 信
Q Q
聯系人
電 話